第六十一章 粮食涨价了(2 / 2)

杨玄一激动不已,自己入军营算是来对了,他日战死沙场,追认个烈士也不用担心身后事了,没有挂碍,没有后顾之忧,咱就是地狱也敢闯一闯!</p>

很快,新军之策在十二团营、三大营传开,短短一日,便已是人尽皆知。</p>

徐光祚在三大营立下了挑战的牌子,要求军士敢于吃苦训练,锤炼本领,拉下十二团营两千人。</p>

朱厚照虽然没有在新军之策里写,但当着众人的面说了,末位淘汰与选锋进入不只限于军士,还包括将官,将官无能,导致自己军士被淘汰过多,一样会贬官,下三大营,若三大营将官立下功,抢下来的新军名额多,那就了领赏升官进入十二团营。</p>

新军之策下,京军风气为之一变,全军奋勇争先者众。</p>

与此同时,白毡帽、红袖标纠察队也有了神出鬼没的神通。</p>

一眼没看到,勾肩搭背下,就被纠察队抓了去负重跑。</p>

衣衫不整了,也被抓去特训。</p>

最可恶的是,这群纠察队的家伙连喝口井水都管,非要让喝开水,这大热天的,凉白开里透着一股子热,哪里有井水凉爽……</p>

可就是在纠察队的严格管理下,在新军之策的鞭策下,十二团营、三大营真正开始了蜕变。</p>

教忠坊,土胡同。</p>

胡家米铺的掌柜高齐匆匆进入胡家大院,至后院亭中,对身着华裳的东家胡睿及其长子胡正拱了拱手,轻声道:“东家,其他米铺都在涨价,如今一石米已涨到了三百五十文。”</p>

富态的胡睿抬手拿了一块糕点,品尝了两口,问道:“新太仓、海运仓外,可有粮车?”</p>

高齐摇了摇头:“莫要说这两个大粮仓,就是整个北京城内所有官家粮仓,最近也都没有进入粮食。派去通州的人打探过了,通州码头不见一艘漕运船只,京师缺粮恐怕已不可避免……”</p>

胡正疑惑地看着胡睿:“父亲,这山东灾情没如此严重吧,这都一段时日了,朝廷漕运过去的粮食怎么说也应该够用了,为何漕运粮还没送到京师?”</p>

胡睿沉吟了下,呵呵笑道:“兴许山东的灾情很严重,朝廷这才破天荒直接截留漕运船只前往救灾。”</p>

“据一些人从官府打探来的消息,仅仅只是济南府万余户灾民……”</p>

胡睿摆了摆手:“有些地方官为了避免朝廷追罪,往往喜欢将大事往小了说,十万灾民,说成一万也是有的。死了几千,上报几十也不少见。官府的话,有时候不能尽信。漕运船只至今没到通州,说明灾情比我们想的严重。”</p>

高齐点了点头,道:“朝廷似乎也意识到了缺粮问题,顺天府已经在张贴告示,以三百五十文的高价开始收储粮食。”</p>

胡睿呵呵一笑:“这就对了,从现在起,咱们也开始收粮,另外,粮铺里的粮食,每日只准卖三石,其他全都囤积起来。”</p>

胡正起身,盘算道:“若是我们这时大力收粮,囤积起来不流入市面,等到缺粮消息传遍京城时,这粮价必然疯涨,到那时,咱们一石米卖他个八百文!”</p>

胡睿心情舒畅,拍着肚腩道:“一石米八百文如何能大赚,要卖就卖他个三两银!记得五年前,凤阳缺粮闹饥荒时,一石米可以换二两银,那些人倾家荡产也得买,要不然就得饿死。这里是京师,人口众多,富户也多,卖个三五两银也不是不可以。”</p>

高齐担忧道:“就怕朝廷会介入……”</p>

胡睿微微摇头,目光中透着精明:“咱们家人多,存点粮还犯法不成?再说了,真到了严重缺粮的地步,朝廷首先要做的便是有求于商人,绝不会立马下刀子。若是朝廷施压过甚,煎迫商人,信不信商人也是敢舍了血本,烧掉粮食!”</p>

“朝廷介入,我们找朝廷要好处,朝廷不介入,我们便卖粮赚钱,前路后路都走得通,有何畏惧可言?再说了,闻风而动的绝不会只是我们一家大粮商,还有其他三家,甚至是那些小粮商也会跟着动起来……”</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