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拉县城与临山城相隔一百七十里之遥,余乐生来便胆大心细,他果断下令全军将士脱下衣物,用以包裹马蹄,确保行军过程中不发出丝毫响动,以免打草惊蛇。</p>
……</p>
克什拉县城,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战略意义的军事重地,镶嵌在山阳府广袤疆域的最北端,宛如一颗孤零零的棋子,静卧于地缘政治的棋盘上。其地理位置独特而微妙,既彰显了其作为边防要塞的重要性,也暗示了它易于成为争夺焦点的脆弱性。</p>
县城北接无垠的辽阔大草原,那片草浪翻滚、天际线模糊的地带,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交汇的前沿。草原的辽阔不仅赋予了这片土地以壮丽的自然风光,更使之成为军事行动中重要的战略纵深。每当季节更迭,尤其是秋风起时,金黄色的草海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美得令人心醉,但这份宁静之下却暗流涌动,因为任何一方的势力都可以借助这片草原的掩护,快速集结兵力,对克什拉县城发起突袭。</p>
克什拉县城之所以被称为孤城,是因为它周围没有大型的城镇或自然屏障相依,仅有几座低矮的山丘零星散布,不足以形成有效的天然防御体系。它孤零零地矗立于平原与草原的交界,仿佛是边疆的一道孤独守望者,时刻警惕着来自北方的威胁。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克什拉县城在军事上既是一个重要的前沿阵地,也是一处易于被围攻的目标——敌人可以轻易地从四面八方包围这座城市,而守军则面临着防不胜防的困境。</p>
历史上,克什拉县城曾多次作为军事冲突的焦点,其坚固的城墙和城内囤积的大量草料,既是戍边将士抵御外敌的物质基础,也是战时紧急情况下维持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城墙由青石砌成,历经风雨侵蚀,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无数次的攻防战役。然而,尽管有着这样的防御设施,克什拉县城的易攻难守特性依旧明显:一旦敌军突破城墙外的预警线,城内便几乎处于无险可守的境地,防御只能依靠有限的兵力和城内民众的顽强抵抗。</p>
时久兴虽说畏战怕死,但作为一位戍边的总兵,面对托特尔部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心中有着清晰的判断和权衡。他深知克什拉县城的地理劣势与军事防御的局限性,这座孤城在面对拥有强大机动性和攻击力的游牧部落时,几乎是无法长期坚守的。城墙虽坚,但兵力有限,粮草虽足,却难抵敌人数量上的绝对优势。</p>
托特尔部的骑兵如同草原上的风暴,来去如风,难以捉摸。一旦他们决定发起攻击,其速度和力量往往能迅速打破任何看似坚固的防线。时久兴深知,如果坚持死守克什拉县城,不仅会牺牲大量无辜的士兵和平民,而且最终可能仍然无法抵挡敌军的铁蹄。</p>
在这样的紧急关头,时久兴当然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逃跑的决定。他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保存自己的实力和性命比什么都重要。</p>
逃跑虽是权宜之计,但总比白白搭上性命要好。即便朝廷日后如何追查,他也已打算花重金找人疏通关系,以求减轻罪责。于是,他果断选择退缩到宫盂县,同时暗中筹划着如何进京,寻找机会脱罪。</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