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 章 大圣人落幕(1 / 2)

刘虞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是逃到了居庸县城。</p>

居庸县虽然以居庸关而闻名,但其实居庸城本身并不是什么大城。</p>

东汉自从进入暮年后,整个北方的边防都开始了向内收缩。</p>

上谷郡虽然还是大汉的领土,但实际上已经被大汉用来安置塞外胡人。</p>

因此居庸关以北,汉人并没有多少实际掌控权。</p>

这也就是刘虞在胡人那里的威望极高,堪称绝大数胡人的义父。</p>

换成其他人来,估计早就被抢的连底裤都不剩。</p>

“主公,喝点水吧。”</p>

鲜于银端着水碗递给刘虞。</p>

“嗯,你也喝点。”</p>

“这一路上幸亏有将军相护,否则刘某危矣。”</p>

刘虞饮了一口后,便将剩余的水还给了鲜于银。</p>

“明公...”</p>

鲜于银并没有嫌弃,反而是十分感动。</p>

“如今...情况怎么样了?”</p>

刘虞锐气尽失,整个人尽显老态。</p>

毕竟他的年龄也五十了,接连的打击以及一路的颠沛流离,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有些遭不住。</p>

“不太好...如今城内只有两千余人,且士气低迷。”</p>

“不过明公请放心,我已经派人去求援,以明公的威望,必定能够有大量的援军赶来。”</p>

鲜于银叹了口气,旋即赶忙开口安抚。</p>

“唉...”</p>

“怪我,此番若非...”</p>

刘虞叹了口气,想要责怪自己一句,但是又不知道从何责怪。</p>

妇人之仁?</p>

或许是吧。</p>

可是他这个人一向如此。</p>

否则刘虞也不可能在幽州有这么好的名声。</p>

仁义宽厚之人,你让他和公孙瓒这样的战将比心狠?</p>

只能说,刘虞这种人不适合在乱世生存。</p>

呃,准确的说,是不适合在乱世成为一方诸侯、军阀。</p>

当一个处理内政之臣,绝对是一把好手。</p>

纵观当今天下,也没几个有他这种走哪哪大治的能臣。</p>

“明公,勿要责怪自己。”</p>

“明公只是不善于兵事罢了。”</p>

“一时的胜败证明不了什么,幽州可以没有我们,但是不能没有明公。”</p>

“数年前,明公尚未至幽州为州牧之时,整个幽州流民遍地、饿殍遍野,百姓们别说吃饱了,就连树皮都啃不到。”</p>

“可短短数年间,我幽州百姓人人都有余粮,边关安稳,人人歌颂明公仁厚之名。”</p>

鲜于银摇了摇头,说话时眼中泛起光芒。</p>

身为在幽州为官多年的来人,鲜于银亲眼见证了幽州的变化。</p>

这也是为何,他们州牧府府官都这么拥戴刘虞的原因。</p>

“是老夫无能,愧对尔等信任。”</p>

刘虞长叹一声,脸上满是颓靡之色。</p>

“报!”</p>

“不好了,公孙瓒在城外叫阵。”</p>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跑到府衙,对着刘虞惊呼道。</p>

“什么!”</p>

“快,随我到城墙一管。”</p>

刘虞神色一震,当即起身离开府衙。</p>

城外,公孙瓒横枪立马,说不出的意气风发。</p>

他都能够想象,这一战之后自己的威名将会高到何种地步。</p>

三千破十万,史书上也没有几次这样的大胜。</p>

越想越是舒畅,忍不住想要仰天长啸。</p>

“刘虞匹夫!”</p>

“你已经无路可逃了。”</p>

“念在往日的情面上,只要你开城投降,我只杀你一人。”</p>

“否则,我两万大军一拥而上,城破之日,鸡犬不留!”</p>

公孙瓒手持双刃矛,指着居庸城大吼道。</p>

“公孙狗贼,你休要猖狂。”</p>

“我已向幽州各地传信,各地援军不日便来。”</p>

鲜于银手持宝剑,怒声骂道。</p>

“哈哈哈!”</p>

“我惧你否?”</p>

“数日前,老子三千人便砍的你十万大军所剩无几。”</p>

“别说你们还能不能调来十万兵马,就是调来了又能怎样?”</p>

公孙瓒狂傲大笑,丝毫不把鲜于银放在眼里。</p>

开玩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