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王家的一公两伯(1 / 2)

成化四年,三月

草原上迎来了新的“王者”,大明辅政大臣,靖国公,左军大都督、定国大将军带着三千随侍营的重甲骑兵,以及五万岭南卫,于归化城(呼和浩特)召集所有草原部族前来觐见。

福余卫、泰宁卫不敢怠慢,刚收到消息,就派来了使者到归化城觐见。

现在草原鞑靼、瓦剌、乃至朵颜卫都被大明灭族了,剩下的蒙元血脉,也就只有福余卫、泰宁卫两支了。

“咚咚咚!”

福余泰宁联袂而来的使者,还未入归化城求见王宇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副他们此生难忘的画面。

这就是真正的重骑兵吗?

三千明军重骑一人三马,红色旌旗漫卷,全副披甲覆面,手持马槊的骑士,从绿色的草原山坡上,化身一道黑色钢铁铁流,铺天盖地的直奔归化城而来。

那明军骑士身下的马匹,也不是一般常见的肩高1.2米的蒙古马,明军的马肩高1.6米,有的几乎和人齐平,体型更是比北方常见的蒙古马整整大了一圈,很像是西域那边的马。

明军马匹更是全身覆着马铠,明军重骑踩过的草地,更是被犁得泥土都翻了出来,见不到一处绿色,远比轻骑兵的步伐重。

泰宁卫和福余卫的百余人的使者团,看着与他们擦身而过,奔涌入归化城的明军重骑,更是惊的目瞪口呆,心中惶恐。

以往草原人所谓的重骑,就是半身甲(铁甲皮甲均可),然后骑上相对矮小耐力好的蒙古马,有一根长杆兵器,就号称“重骑兵”。

大明的重骑兵还讲究一些,全身甲(铁甲),然后加上蒙古马,统一持马槊的叫“重骑兵”。

但现在王宇重组的这支随侍营重骑,完全就是按“铁浮图”那种真正重骑的配置来。

要知道当初天策上将李世民手里有一支五千黑甲重骑,洛阳一战打溃了王世充的二十万乌合之众。

大金更是靠着数百铁浮图冲阵,直接不断打溃大宋万人的步卒阵列,虽然人数少于大宋,但大金还是靠重骑铁浮屠取得接连不断的大胜。

之所以,王宇才整编出三千连全副披挂重甲骑兵,倒不是他不想多弄点,而是有困难啊!

不是人不够,怎么着大明少说也有十万骑兵,选出能负全副重甲的人,至少也有三万多。

也不是没马铠和盔甲,单单是岭南佛山一年的生铁产量有两千万斤,水锤锻打板甲的工艺修改一下,打造一体化成型的马铠部件,也不成问题。

真正有问题的是马,大明用的大多数马,都是是相对矮小、耐力好,适合在温带生活的蒙古马。

换成重甲骑兵的话,对马的负重要求可就高了,不仅要能负重,还要负重之后能提速冲刺。

骑士本身的体重+重甲+马铠,一下子飙到了至少280斤了,肩高1.2米,体重大约在300~400公斤的蒙古马,压根驮不动这个重量,更遑论冲刺了。

只有寒温带的冷血马,这种肩高超过1.6米体重800~900公斤高大的品种,才支撑得了这个重量,同时能保持一定的冲刺速度。

当然了,大蝇的夏尔马负重是最牛批的负重马,肩高1.8m体重过1吨,只是这种马是走马的品种,它跑不起来。

重骑兵是要求有一定冲刺速度,然后靠速度加持的武器伤敌,所以夏尔马神奇是神奇,却不适合重骑兵用。

但王宇有机会还是想从红毛那里搞几匹夏尔马来和中原本土马杂交,因为夏尔马虽然做不了重骑,但可以用来犁地,用作驮马运输物资啊!

所以大明要有重骑兵,必须得有适合冷血马驯养的寒温带草场,自宣德之后被大明遗忘的奴儿干都司,就成了王宇规划的养冷血马草场。

你会发现,古代中原有重骑兵的王朝,要么你的手得伸到西域去,要么你就还得从辽东往北去,找到适合驯养冷血马寒温带的草场。

中原大部分地处温带,本土马种多为温血马,负重能力是比不上寒温带的冷血马。

西域,大明是有些鞭长莫及了,所以这次王宇才打算加强对奴儿干都司重视,直接在这养马。

王宇这三千匹高大的冷血马,是嚎镜红毛人卖给他的法兰西阿尔登种马和蒙古马的杂交品种,肩高1.5m体重八百左右,勉强可以适应温带气候的高大马种,只是耐力有点差。

不过和它披上全副马铠,冲锋起来带给敌人的恐惧,没耐力的小缺点,不算什么了。

大不了多组建一些重骑兵,分队轮流冲,面对这些铁罐头,现在的燧发枪都还无计可施。

唯一会对重骑兵造成威胁的,就是不便移动的大炮了。

不过重甲骑兵的机动性比炮兵好,只要提前避开炮兵就好。

其实直到一战之前,重骑兵都还在战场上活跃,直到重机枪的出现,重骑兵使用场景,受到了限制,坦克的出现,则是彻底淘汰了这个冷兵器时代的王者兵种。

所以只要还没出现重机枪,即使重步枪出现,射速跟不上来,重骑依旧是冷兵器时代野战的王者。

王宇带着自己的孙子王粤与三千明军重骑,这几日就在草原乱窜,给那些不来觐见的草原小部族一个一个点名。

不想听从明军设立卫盟旗的草原部族,统统被王宇拿来给这支三千人的重骑练手了。

不得不说,彻底换成募兵制后,大明军队职业化,战斗力倒是提升了不少。

以前大家打仗都靠人数堆,现在突然出现一股子精兵,三千全副披挂的明军重骑打两万兵民混杂的草原部众。

明军战而胜之,没有战损,只是消耗了一些马力和粮草,突然变成了一件很合理的事。

草原部众中简陋的刀剑,甚至破不开明军重甲的防御,我就问你他们怎么能靠人数赢,把明军累死吗?

他们与明军重骑对抗的时候,甚至还没死一半人,就奔溃四散逃跑了。

王宇每灭一个部族,必在附近建京观,以让草原部族接受大明的卫盟旗制度,在部族中推广喇嘛教。

草原人再次想起了被那个从神威将军,到草原恶魔支配的恐惧,渐渐的草原大多小部族选择了接受大明的卫盟旗制度,在部族中推广喇嘛教。

虽然一些草原部族的头领知道,这是大明想让让草原人慢性死亡的制度,但也比现在敢起兵反抗大明的草原部族好,他们都被明军重骑葛了脑袋做京观了。

六月,所有草原部族的草场划分好了之后,王宇把带来的三千随侍营重骑交给了于谦。

“这里我就交给你了,我会向朝廷保举你做奴儿干都司的布政使,加兵部尚书头衔,提督奴儿干都司军民要务,另外过段时间南洋宝船舰队会把种马运过来,你除了要监督好这些草原部众,还得给我养好马。”

王宇拍了拍于谦的肩膀。

“至多三年,我就让你回来顺天入阁保明了。”

在草原把减丁的制度设立好之后,王宇带着岭南卫五万人返回顺天了。

英国公张辅也在他在草原施行减丁政策的时候,去世了。

太皇太皇后孙若微,想强扶二代英国公张忠为宣府总兵,直接被王宇毫不留情的以张忠未有独一军的经验否了,只是给了个宣府副总兵。

本来摄政的太皇太后孙若微还加封了定国公徐景弘为中军大都督,想压制一下王宇。

可惜定国公徐景弘滑头的很,根本不敢和王宇这位如日中天的靖国公相争。

现在五军都督府各家勋贵子弟的前程,皆由王宇这左军大都督一言而决,中军大都督批文到了九边和南方各卫,压根没有左军大都督的将令好使。

各家勋贵子弟,拿着定国公徐景弘这个中军大都督批文到里地方任职,人家各卫官军压根不买账,慢慢的这些勋贵就知道要提着猪头,拜谁的庙门了。

太皇太后孙若微不是没有努力过,但如之奈何,渐渐看着王宇将大明兵权收拢到自己手下了。

成化七年,成化小皇帝十二岁,王宇已经架空了太皇太后孙若微,开始把手伸向大明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