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世有大爱小爱,大爱无疆,小爱有私。
大爱无疆,包容万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乃是圣贤,万古难见。
小爱有私,爱之自我,切身关联,亲朋好友,乃是本性,无人能免。
大爱者乃圣贤,世所罕见,小爱者乃俗子,众生皆是。
圣贤之无疆大爱自是胜过世间俗子之私心小爱,但世间有多少圣贤?
寥寥无几,这小小的书场之中更不用说,台上台下无一人够得上圣贤二字的边角。
在座的都是俗人,他们不懂什么是大爱,不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便是国家社稷,民族薪火于他们而言也十分遥远,十分陌生。
那是大人们才有资格,才有能力论道的大爱,他们这些在俗世中艰难挣扎,尘土里辛苦生存的小民,怎有资格谈那家国危亡,社稷兴衰,谈那无疆大爱?
非是他们麻木不仁,而是时世如此,逼得他们麻木不仁。
但爱乃人之天性,众人虽不知何为无疆之大爱,但却深明有私之小爱。
或父或母,或兄或姊,只要不是天煞孤星,鬼神勿进,谁心中没有一块柔软,谁不曾得过一分关爱,一分温暖?
也是因此,重情重义之人,深受大众尊敬,如关帝忠义无双,流芳百世。
武大武二之义,比之刘关如何?
若按苏问如今所说,情义上可以说丝毫不差。
但若按照水浒原文……对武大武二的兄弟情义,水浒原文并没有过多描写。
原文突出的是武松的义气,但这突出的方式……说实话有些粗糙,根本没有重点描写武大武二的兄弟情义,武大郎被塑造成一个妻管严的老实人,对武松虽然说不上差,但也不像苏问说得这般好,有几分识人不明,就像西游里的唐僧。
如此,武松还能忍住诱惑,拒绝潘金莲,怒杀西门庆,为武大郎报仇,是不是就凸显出了武二郎的义气?
显是显了,但苏问总感觉不是那么对味,再加上近段的一个猜想,他决定做一个小小的尝试,改一改武大郎的背景,准备用这位义气大朗做一把刀,捅台下的观众一把。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捅观众?
当然是为了灵韵!
灵韵灵韵,采灵纳韵,数量多少与听众的情绪息息相关,只有听众被带入书中,心情荡漾,苏问才能获得灵韵。
所以,必须要制造一些大起伏的剧情来刺激观众,大喜,大悲,大惊,大恐,大怒,皆是收获灵韵的妙法。
时不时捅观众一刀,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能够引发矛盾冲突,制造出精彩起伏的剧情,不能一味求爽快,山珍海味天天吃他也腻歪,须得用糠咽杂粮调调口味。
当然,这一刀必须把握好,有的地方你可以捅,捅完以后,观众还很开心,很兴奋,很舒服,给你捅了还心甘情愿的给你捧场。
有的地方你就不可以捅,因为那是不可挽回的伤害,捅完之后不管你如何弥补,如何修复,观众都还是觉得很恶心,很郁闷,再不想来捧你场,甚至要会掀你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