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4.9K)(1 / 2)

最后颁发的是年度最佳女歌手奖。

不出意外,这个奖项最终被陈雪琪获得。

过去一年,陈雪琪在歌坛表现也非常强势,《遇见》、《勇气》这些单曲爆火就不说了,《我只在乎你》这张专辑直接爆炸,销量比王轩的《童话》销量还高。

虽然最佳单曲颁发给了王轩,但仅凭借《我只在乎你》这张专辑,陈雪琪就足以拿下年度最佳女歌手称号,连一个像样的竞争对手都没有。

陈雪琪上台领奖,当她捧起奖杯的那一刻,也意味着她正式成为了华语乐坛公认的天后。

整个现场都在喊着她的名字。

等现场声音停了下来之后,陈雪琪也发表了感言“我要感谢那些以前不看好我的人,是他们让我更加努力,打磨自己的唱功,证明自己并不是花瓶,证明自己也可以唱好歌,以唱歌的方式来获得大家的认可。

但我更要感谢我的男朋友,没有他,我或许也能捧起这个奖杯,但绝不是现在。也是他在我遭遇挫折,在我怀疑自己,一度想要放弃的时候,在背后支持着我,鼓励着我。我想告诉他,遇见他绝对我是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他是上天赐给我的最好礼物。感谢遇见。”

陈雪琪这个感言一出,很多人都在尖叫,“嫁给他”、“嫁给他”之类的呼声很高。

陈雪琪笑着说道“这事你们得问王先生才行,他做主。”

导播闻言,也很会搞事情,将镜头对准王轩。

王轩摊了摊手“这有点难办啊。琪琪说过,她三十岁之前不想结婚。”

陈雪琪闻言横了王轩一眼“那话能作数吗?那时咱们就刚刚认识好不好,就见了一面。而且我不是还设了另外一个条件,或者等我成为天后也行?现在我成天后了。”

陈雪琪说完这话就后悔了,这不显得她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嫁给王轩吗?而且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果然,现场直接起哄。

“她急了”、“她急了”之类的声音直接在网上刷屏。

“哈哈,看来琪琪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嫁给我了,行,回去之后必须安排。”王轩笑道。

“”

安排是不可能安排的,王轩暂时还没有结婚的打算,主要他和陈雪琪还年轻,二人现在实岁都没23呢。再一个,天海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一切都不稳定,很多事情都离不开王轩。总不能结完婚之后,就回天海做事吧?

蜜月呢?

若是不度个蜜月,他二人的婚姻还完美吗?

王轩想给陈雪琪一个盛大完美的婚礼,不想让二人的婚姻留有遗憾,若是现在结婚,这个很难做的,只能等天海稳定下来再说。

音乐盛典终于在众人合唱一曲“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迎来了结束。

但属于他的风暴才刚开始。

盛典过后,王轩的名字就刷爆了网络。

媒体也用了大幅篇幅,报道王轩夺得多个大奖的事情。甚至用“前所未有”这个词来形容这次音乐盛典。

也确实前所未有。

王轩拿的奖太多了,词曲大满贯,歌手准大满贯,就差一个最佳专辑奖而已。可问题他又拿到了最佳专辑制作人奖啊。此外,王轩还拿到了最佳影视金曲奖,包揽了6首十大金曲,拿到了年度最佳金曲制作人奖。

最佳专辑是他作的歌,年度最佳新人和年度最受欢迎新人是他的歌捧起来的

看到没,音乐盛典重量级奖项,王轩包揽了大半,就好像这次音乐盛典就跟王轩家开的一样。往年别说出现这种情况,有人能单独拿个歌手大满贯或者词曲大满贯就非常不错了。

“王轩双大满贯”的话题很快就冲上了热搜头条,且除了热搜第三被“天后陈雪琪”的话题占据。热搜前十几乎全是和王轩相关的话题,可见王轩的热度之高。

很多路人原本对娱乐圈是不感兴趣的,可看到王轩的名字这样刷屏,还是忍不住点开这些话题,待看到王轩和陈雪琪居然穿了情侣装上台领奖的时候都乐了,就感觉王轩和陈雪琪很有个性,居然在这种场合撒狗粮。

还有不少人听完王轩的获奖感言内容之后纷纷点赞,都称赞王轩是有思想有见地。

明星就该这样,不怪你赚钱多,那你在赚钱的同时,起码得肩负起公众人物的一份责任,比如引导正确的三观,再比如为国家的文化推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若只知道圈钱,那这样的明星一个屁用!

不少路人看完王轩的获奖感言之后,纷纷路转粉。三天左右,王轩的微博关注量居然又涨了100万,总关注量已经3750万了。

陈雪琪也涨粉很多。目前微博关注量已经突破2800万了。

每次看到陈雪琪爆火,成昆就牙疼、心疼、蛋蛋疼。真想狠狠地冲进董事会,骂那几个只会下半身思考的董事有眼无珠。

但其实,成昆本人也没想过陈雪琪能那么火的。不然就算那些董事暗示,他作为华艺的直接管理者,捧陈雪琪依然能够做到。

杜成飞、邓紫晴的人气也有不小的增幅。一个音乐盛典,天海获益最大。

可惜去年天海的主要成就在是在乐坛,在影视圈就几乎颗粒无收了。

除了《一起同过窗》被金鹰奖提名为优秀电视剧并获奖之外,今年1月开始的华表奖、和2月举行的金鸡奖中,天海这边连一个奖项提名都没有。

不过倒也正常,毕竟去年天海连一部像样的电影都没有啊。

话说回来,去年,天海还是拍了好几部电影的,但都是小制作,新人演员,新人导演,官宣的时候,影视圈都没人关注。

剧本在打上来的时候,朱旭和李涛一看就知道这些剧本一般,大概率要扑街,但本着锻炼新人的原则,二人还是审批了这些电影项目。

反正投资都不大,就两三百万,天海还亏得起,万一他们看走眼了呢?

再一个,赚不赚钱并不重要,朱旭和李涛就没想过靠这些新人导演拍摄的小制作电影赚钱,而是想看看能不能涌现三两个人才。

只要有一个新人导演能够冒头,天海就赚大了。

这不,朱旭和李涛就在天海的一干新人导演中发现了一个人才,拍摄的电影虽然扑街了,但在影片中展现出来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非常不拘一格。

这样的人才,若跟着一个有经验的老导演锻炼个两三年,将拍摄手法磨练娴熟,肯定会是一把好手。到时再弄点好剧本,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