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出大事了!(1 / 2)

逍遥侯 大司空 1504 字 2022-09-25

薛太妃的最后决定权,一旦被确立之后,内阁就有了主心骨。

四位相公依旧按照两两一组,坐镇于内阁签押公文的规矩,轮值于内阁之中。

宰相的轮值制度,是李中易一手建立起来的分权制衡原则,其中的逻辑并不复杂,就是要防止某位宰相的权柄过大。

尽管内阁被分割出了军权、警权、监察权和特务权,但不可否认的是,内阁对于财政经济民生等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

就在京师众人纷纷扰扰之际,西北折家的折老太公,施施然的从朱雀门,跨入了开封城。

李中易准备北伐之初,折老太公便上了奏章,说是年纪大了,腿脚也利索了,打算入住京城养老,享享清福。

名义上,折老太公是回京养老,实际上,他是以自己为人质,打算就待在李中易的眼皮子底下。

其目的嘛,其实也很简单,以免李中易对西北折家起了猜忌之心,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折老太公入住馆驿之后,第一时间给执政王府上了奏章,告诉老李家,他从西北来了开封。

负责奏章上传下达的通进银台司,原本隶属于政事堂,后来李中易主政之后,改为隶属于执政王府,也就是归李中易直接管辖了。

通进银台司的重要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算是过分。

以前,通进银台司归政事堂管辖的时候,相公们比皇帝先看到奏章。

如今,李中易改了制度之后,通进银台司收到的奏章,必须先交到李中易日常处理公务的内书房,再由内书房传递给内阁。

所以,薛太妃比内阁先知道了,亲家公折老太公已经来京的消息。

折老太公年事已高,又是德高望重的西北藩镇,不管于公于私,薛太妃都要见他一面。

结果是,折老太公递奏章的当天,就接到了薛太妃的口谕,请他明日至于执政王府茶叙。

所谓王府茶叙的待遇,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所谓重臣可以享受的待遇,必须是老资格并很有名望的使相或是前任宰相。

实际上,折老太公早在来京城的路上,已经得知了李中易战败并下落不明的小道消息。

只不过,西北折家和老李家的关系,实在是太过于紧密了,折老太公思虑再三,依然选择了支持老李家。

毕竟,就算是李中易不敌契丹人,西北的郭怀、京城的李云潇、扬州的刘贺扬和京兆府的宋云祥,都是李中易的嫡系人马。有这些人的鼎力支持,李中易要想东山再起,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万一李中易有个好歹,总要从李中易的儿子们之中,选一个出来接掌大位吧?

折老太公的嫡亲孙女——折赛花,她的儿子李继德,恰好就在备选的名单之中,所以,折老太公明火执仗,且光明正大的来了。

一直待在京城,就近照顾折赛花的折御寇,他在得知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到了馆驿。

“哦,照你的这个说法,李中易确实兵败于契丹人之手了?”折老太公捋着白须,面带疑色,他依然不太相信,这是真的。

“浑身是血的急脚递,三更半夜的闯进王府,很多人都看见了。”折御寇说的含而不露,但折老太公绝对听得懂,亲眼目睹的下人之中,应该就有折赛花的人。

“大妹她一直没哭,可是,那样子比哭出来更那个啥……唉,让人看着颇觉心酸。”折御寇一阵唉声叹气。

折老太公的心里也很不好受,好容易有个大有出息的孙女婿,谁知道,竟然是个短命鬼,世事实在是难料啊!

“京城里的重臣们,都是个什么态度?”折老太公是个很现实人,既然李中易已经出了大事,多想无益,不如坦然面对现实,以谋取对折家最为有利的局面。

这就是典型的大军阀思想了!

军阀们考虑问题的第一个出发点,便是整个家族的根本利益,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合纵联横。

并且,军阀和军阀之间的联姻或结亲,也几乎都是出于政治或是军事等利益的考量,不太可能关注到本家女儿的感情问题。

大军阀之家的女子,在婚姻的问题上,几乎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既然她们享尽了家族的荣华和富贵,到了关键时刻,就应该有替家族出力的觉悟!

几乎在同一时间,薛太妃请李琼出面,代表朝廷出迎折老太公来京。

折老太公挂着使相的头衔,朝廷安排现任的内阁此相,亲自去馆驿迎接,方为优遇老臣之道!

李琼虽然不是大军阀,也从来没有做过藩镇,但敏锐的政治嗅觉告诉他,折老太公此次进京,来意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