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黑衣教(1 / 2)

苏策抱着嘟嘟出门,李常拎着马鞭,今天他要当马夫赶车,苏策点头示意抱着嘟嘟坐上了马车,家中年长一些的八个亲兵护卫在马车两侧,定北县公府在城北金城坊太清观旁,苏府则在城南永平坊,两府虽在一城,却相距十里,苏策要拜访可得赶早了。

虽然与老帅一开始有些芥蒂,但是拜师之后,老帅李思哲对苏策,高低不错,此时街上还没有多少行人,苏策让李常赶快点,等会人多了,堵住了可不好,只是没想到刚出坊门,往北走到街口就被人拦住了去路。

“让让,别撞了你,大早上的在路上发啥呆!”赶马车的李常被动的拉住缰绳,因为一个身穿黑衣的人拦住了去路。李常挥舞着马鞭,倒不是想打人,只是示意让开道路。却不想此人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苏策听到车外的动静,拉开帘子往外看,只是苏策刚一露头,黑衣男子开口了:“车上坐着的可是泾阳县伯,听闻泾阳县伯于左武关力抗敌军二十万,呵,却不知我大乾多少男儿未归?一将功成万骨枯,不知道苏伯爷的屁股底下坐了多少白骨!”

苏策听出来话语中讥讽,低头拍了拍嘟嘟好奇的脑袋:“乖,待在车上。”

苏策说完话,抓起了佩刀,所谓善者不来,来者不善,该有的警惕心苏策一点不缺。

“你是何人?”苏策皱着眉问道,所谓位高权重,如今的苏策说话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势。

“苏伯爷是安北幼玄武,某是玄武门下地剑魏无锋,吾等两人却是很有缘分。”黑衣男子并没有隐藏自己的身份。

苏策从马车中出来,站在李常旁边,手中拿着横刀,刀未出鞘,但是苏策却想杀人了!因为苏策已经知道来人的身份了。

黑衣!

配剑!

这是黑衣教,大乾不禁宗教,本土的道教,儒教,大齐年间自西传来的佛教,还有各地崇拜的诸多神仙,林林总总的大乾宗教不下百余种。

大乾国教为道教,虽然道教是国教,但是道家无为,道教之人与其他宗教也并无教义冲突。或为监天观星象,或为医者治万民,就连大乾军中也有道教的身影,不过这些道士多数都是医官,少数的也会上战场厮杀。

身为国教,道教并不跋扈,军中很多将帅也都信道教,不过为了防止道教拿了兵权,军中惯例,道不为将。

只是,这几年在大乾新出现了一个宗教,因为教众多穿褐衣黑衣,故得名黑衣教,黑衣教一教四门。

教主称为星辰主,手下有二十八天剑,每位天剑手下有一百零八剑徒,四门则是指以四象为图腾的四个分教,门主自称四象,每一象有九地剑,共三十六地剑,每位地剑手下有七十二剑徒。

黑衣教尊先秦墨子为先师,自言承袭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天志八字。

观其教义也是挺好的一个宗教,至少在苏策看来并不是什么恶教。

只是这黑衣教却是将路走偏了,只是关于非攻二字,黑衣教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因为黑衣教反对一切战事,这注定和大乾的国策背道而驰。

大乾立国百年,征战百年,只是近三年没有大战,而黑衣教反对一切战争,凡涉及军备制作的入教匠人,这几年在各个军械工坊中大肆破坏,不时有刺杀军中将校之事发生。

苏策只是有耳闻,却没想到自己也会遇到。

“让开道路,某自当没见过你!”苏策不想在自家闺女面前动手,只是苏策不想,却有人不愿。

“让路大可不必了吧,黄泉路倒是有一条!”魏无锋话音刚落,就听到街两旁的小商小贩纷纷从自己的小摊中抽出长剑,此起街道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拔剑声。

马车两侧苏策的八个亲兵看到有人拔刀,其中背着弓箭的一人,干脆利落的从箭袋中抽出响箭,拉弓射箭。

“啾!”刺耳的箭嘀声响起。

剩下七人,四人拔刀面对周边冒出来的黑衣教剑徒,另外三人连忙从马车底下抽出方盾分给持刀四人,接着一人拔出自己腰间横刀,背靠马车做护卫状。

苏策旁边的李常故作欢愉的说:“小姐,咱们跟伯爷玩捉迷藏好不好。”

言罢,伸手抓住屁股底下的麻绳,用力拉动,只听哗啦啦的铁片摩擦声响起,马车里面顶部的丝绸撕裂,用铜线连接的铁片坠下,在马车里面铁片化作铁罩,嘟嘟奶声奶气喊了一句:“李伯,又玩捉迷藏了,你跟爹爹藏好哦!”

苏策看了一眼李常,李常脸上露出苦笑:“没想到真用用上了!”

“有心了!护好小姐!”苏策喊了一声,跳下马车,李常也从另一侧下了马车,伸手从刚才坐着的木台下拿出两把比制式横刀稍短的横刀,左手反持护胸,右手藏刀于背。

“不良人,十六卫半刻即至,魑魅魍魉之辈,也敢白日行凶,某也想见见你等手段。”所谓人多势众,人单力薄,此时苏策倒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想要用言语震慑贼人。

只是苏策的打算,魏无锋并不买账。

“动手!”话本中反派的话总是很多,而苏策面对的魏无锋却干脆利落。

“杀!”一声令下,周围的四十多个扮做商贩和百姓的黑衣教剑徒纷纷持剑而来。

待到黑衣教剑徒靠近,苏策和李常不退反进,刹那之间,横刀与长剑便碰撞在一起。

苏策前出,李常紧随其后,黑衣教是冲着苏策来的,因而大部分的剑徒都围向了苏策和李常。

苏策的刀法看似粗糙,却是军中厮杀积年累月沉淀下来的,刺、扎、斩、劈、扫、撩、推、割,这是边军刀法八字决。

刺,刺法本就为刀之根本,追魂索命不由人,前刺上刺奔喉腹,弧形侧刺觅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