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er_ip"><b></b>“娘子——”
“娘子,相公回来了。”
温州城西,一座二进院落内宅。
南院里,一妇人在房内哄孩子,小丫鬟欢雀叫着‘娘子’跑来报喜。
听‘相公回来’,妇人眼眸添彩,抱起哭闹的孩子便要出门。
小丫鬟伸手拦住道“娘子不能去。”
妇人不解问“为何不能?”
丫鬟道“前院有外客,是随相公一起回来的,我看是个读书人,很有气度,相貌不凡!”
妇人将心安稳下来,带着思量道“大概是在外结识的朋友,等相公来,我问问他。”
“你去前堂侍奉。”
“哎。”
小丫鬟应喏跑出门。
……
前院堂内,主客分座说话。
客人乃刘彦主仆,主人是孙瑜和其父孙太公。
孙父是先皇年间的秀才,曾做过一县押司,四十岁才得一子。
后辞去押司小吏之职,回到温州设学堂教书,善教爱子。
如今已年迈,耳目不灵,便把学堂交给同族侄儿,在家颐养天年。
刘彦与老人家叙话时,全然不提‘孙瑜台州之难’,只说他们是在台州结识,相交一见如故,借船来到温州。
这是刘彦、孙瑜路上商议好的,以免家老担忧猜疑。
一番欢谈,孙太公不在前堂久坐,叫儿郎招待贵人。
孙瑜送走父亲后,叫来两个家仆去打扫北院客房,呼颖儿奉茶。
颖儿便是刚去给娘子报喜的小丫鬟。
只十三四岁,手脚勤快,是妻子从娘家带过来的。
少时,香茶奉上。
小丫鬟眼眸明亮,盯着刘彦打量。
刘彦相视一眼,与孙瑜道“孙兄先去见娘子,就让颖儿陪我说话。”
孙瑜知道他非俗士,不拘小节,抱拳告辞去内宅。
堂内,颖儿笑着问“相公要与奴家说什么话?”
刘彦端茶道“小娘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诸如‘谁家生是非’、‘婆子骂媳妇’、‘坊间奇闻异事’,都可做为谈资。”
颖儿忽觉这相公与别人不一样,走近道“那我可说了,相公莫厌烦。”
身后刘平笑道“你只管说,我家相公爱听坊间之事,曾说‘坊间之事,一事一学问,一事一典故’。”
“听家长里短,更能辨人心!”
颖儿捂嘴嬉笑,分看这俩主仆,绕着圈的说起听来的诸事。
另一边,内宅南院。
孙瑜见娘子后,也与她说事,讲起自己‘台州遭遇劫难’。
其妻吴氏听了,很是惊讶,又替相公感到庆幸,把手说“夫君大难不死,全仗堂内大贵人,妾身想当面谢恩。”
孙瑜握着妻子手点头,顾门外道“只等北院客房打扫好,我再来叫娘子,届时引荐谢恩。”
吴氏含笑转睛,又问“相公说的‘巧月娘子’,可有跟你回家?”
孙瑜陡然紧张,扶着娘子坐下,道“正要与娘子说。巧月是我恩人,她对我有情有义,此番随我同回温州……”
“我、我想……”
吴氏抬手不让他说下去,笑道“男儿大丈夫,岂能张口求女子。”
“相公之意,妾身明白,但不知人鬼通房,伤不伤身子?损不损阳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