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2008我们京城见(2 / 2)

从1983开始 睡觉会变白 1919 字 2022-09-25

第四天,愁云惨淡之中,许老师来到了唐人街。

曹老板的饭店外头,形成了一个小摊位,三张桌子,铺着红色的丝绸。旁边有牌子:“京城2008申奥万人签名活动!”

凭借两大赞助商的影响力,每天请来一位运动员现场助威。

今儿是女乒大魔王二代目,王楠。

操着一口东北腔,坐在椅子上,特自来熟的招呼路人:“大姐签个名吧,支持一下申奥!”

“哟,你是王楠吧?”

一脑袋卷儿的大姐南方口音,兴奋的过来搭话:“你怎么在这里呀?”

“我们搞签名活动,您歇歇脚喝口水,还有礼品呢。”

“好好,我签一个……哎,能不能要一个你的签名?”

“可以啊,都有!”

红绸上已经很满了,大姐找个空白地方,用黑色笔签字。工作人员递给她一瓶农夫山泉,一件申奥文化衫。

许老师从80年代卖文化衫,一直卖到了新世纪,一招鲜吃遍天。

此刻,他就坐在饭店里头。

曹老板给倒了杯茶,问:“最近新闻不太好啊,没关系吧?”

“唉,就是一帮找茬挑事的。”

“他们就会搞这个,当地华人没少受欺负,异乡人不容易,想我刚来的时候……”

曹老板又要讲故事,又被许非打断,道:“您在这里很久了?”

“很久。”

“能召集一些人?”

“什么意思?”

“不是打架。”

许非见他紧张,笑道:“这种事情,我们不能出面,不能有动作,因为会造成政治影响。但你们不同,你们是‘民间自发行为’。

我需要一些人的支持。

当然,不让你们白做,这是点小意思。”

遂取出一个厚厚的纸包,推过去。

曹老板没忍住摸了摸,数额足以让自己心动。

他抿了口茶,顿住,又喝了一口,叹道:“许先生,我二十岁的时候过来,辛苦半辈攒下这么一家餐馆。

眼看着同胞越来越多,有80年代来的,90年代来的,还有去年今年来的。

学习、赚钱、结婚、过好日子,不管什么原因,你既然出来,可能都觉得国内不太好。

我也是,我出来那会国内更穷。

转眼在这里几十年,孙子都有了。中国对他来说是个陌生的国家,中文好像是外语。我管不了啊,说后悔也谈不上,毕竟这边确实富裕,条件什么的都好。

可人一到了年纪,有些事总在脑子里想,翻来覆去的想。

我现在还是吃不惯汉堡薯条,我吃的是艇仔粥,穿的是布鞋,听的是粤剧……跟我一样的,在这条街上还有很多……”

曹老板推回纸包,“这种事,拿回去吧。”

…………

又是一天早晨。

江超从睡梦中醒来,无精打采,根本没休息好。

身体疲惫,精神压力更大。尤其这几天被一群蛆虫骚扰,憋着气不能撒,全成了内火。

“中国小屋”照常展示,人流量仍然很多。只不过有一些正常,有一些难免幸灾乐祸,毕竟都在看报纸。

他也没心气去那边,今天要跟代表团参观悉尼的一处场馆。然后开个交流会,学习学习经验。

“哗哗哗!”

流水清凉,江超抹了把脸,随手打开窗户。

早晨的风扑在面上,丝丝凉意,脑筋愈发清醒。可下一秒就骂了一句:“马勒戈壁的!”

只见在马路对面,那几个家伙又出现了。他们好像分成了小组,紧紧跟随代表团的行动,这一组是在酒店蹲点的。

据一位国际奥委会官员告知:自己已经收到了几封电子邮件,全是反对京城申奥的。

并且提醒:这种情况可能一直持续,尤其从年底到明年的冲刺阶段,那些人更会变本加厉,肆无忌惮!

“……”

江超拿着相机在楼上瞄准,如果扔出去,铁定会砸破那孙子的头——但他不能扔。

深呼吸几口气,正准备出门工作,猛地顿足,急忙忙扒住窗口。

只见从街道的另一边,忽然走来约莫二三十人,齐整整的文化衫,胸前印着申奥口号、天坛、长城、会徽……

江超出于职业本能,连忙架起镜头:

这些人都上了岁数,有的还满头华发,但大步走来,毫不客气的把那几人挤到一边,占据中心位置。

二人拿着什么东西,举高,刷的一展。

那是一条十米长的红绸,密密麻麻,大大小小,再熟悉不过的方块字。

另有一条短些的,印着:

“悉尼华人支持京城2008申奥万人签名!”

嗡嗡嗡!

正是工作时间,几乎整栋楼都看见了,骚动顿起。

马晓芳、路五芸等人听到消息,也急忙忙扒着窗口,那显眼的红色绸子宛如一面红旗在晨风中飘摇。

代表团的几个人先行下楼,一看更是愣住。

对方稍作辨认,认出是同胞,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加油啊!”

紧跟着,此起彼伏:

“加油啊!”

“京城加油啊!”

“中国加油!”

刹时间,在异乡孤军奋战,被西方媒体嘲讽还不得还击的代表团,在这一刻,终于感受到了前进的力量。

“谢谢!谢谢大家!”

“谢谢同胞们!”

他们仍然不能多做表示,只站在门口拱拱手,鞠个躬,还要继续自己的工作。

“加油!”

“中国加油!”

“2008我们京城见!”

江超的镜头早已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