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追兵逼近(1 / 2)

本书将持续更新,读者如果觉得还看得入眼,请投推荐票,请收藏。谢谢!

在李率泰行动的时候,朱明等人也在连夜兼程南进,开头的几十里,还是慎小谨微地安排人在队伍后面抹去痕迹,到了深夜后,为了不暴露目标又不能点亮火把照明,干脆用几匹马并排在背后绑上树枝,慢慢走着,扫走队伍行走的足印,再后来,风雪越来越大,连用马匹拖树枝的事都省了,只待大雪直接掩盖了队伍向南的痕迹。

但大风雪也给全体人员带来行动的不方便,所有的马匹都在厚厚的积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慢慢走着,拼死拼活一个时辰走不了二十里路,那些拉着伤员和火药的马车更是慢腾腾的,在道路崎岖曲折之处,更是需要人跳下马来,手推肩顶才能一点点向前挪动。

“这样下去不行啊!”朱明苦恼道。

“不要马车了吧,改为雪橇吧!”机械器具的改造使用始终是田志平的强项,观察良久,他提出一个雪橇的方案。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朱明一拍脑袋暗暗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想到这一点,立刻命令将马车拆了,将其改造为简易的雪橇,把人员和物品放在雪橇上,用马匹拖行。这样,连原来要轮换下马步行的人都可以坐在雪橇上前行,在行进途中,不少人过于疲劳干脆在雪橇上打盹小睡一回,大大省力。

于镇海见朱明等人的办法好,也将马车拆了,改为雪橇,一些不方便骑马的家眷老弱都坐雪橇前进。

虽然有了雪橇,但在黑暗的夜晚,速度始终无法超过一个时辰三十里。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前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但还是时不时被崩塌的积雪挡住前进的步伐,昨夜的风雪太大了,掩盖住了整个道路,连向导都有时找不到道路,走错了路,只好团团转地找路,耽误了不少时间,这与朱明理想中的速度有很大的距离。

到了中午时分,已经过去近十个时辰,估计也就离开梁房口走了不到一百七十里的路程。

这个时代的道路实在是糟糕透,让见惯了高速公路、高铁、飞机的穿越人士大为伤脑筋,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埋头赶路。

“速度太慢了,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旅顺?”埋头赶路一夜的黄文昭疲惫不堪昏昏欲睡,忍不住说了一句。

“这个速度很不错了!”朱明在旁边接上话头,一路无言无语实在无趣得紧,说说话也许能解解困,朱明看了一眼队伍前后,继续说道:“你看过三国的史书吗?司马懿灭孟达,八天走了一千二百里,就称之为神速了,三国时的道路与现在应该没多大的差别,按这样的速度,可以称之为神速了!”

“还是太慢,飞夺泸定桥时,红军不是二十九小时走了两百四十里路吗?这中间还打了一小仗,炸了几个碉堡呢!”

“那个情况跟我们现在不同,那都是清一色的青年军人,而且没有下雪,道路好认,我们现在连军队都算不上,只能算合伙逃跑而已!”一直闷声的田志平难得地说了一句。

“有什么不同?我们现在不是骑马吗,还有雪橇,红军那时没有马,更没有雪橇,而且走的是大西南的崎岖山间小道!”黄文昭反驳道。

朱明策马越过一个蒙着薄雪的土坎,回头对两人说:“我之前看过一些资料,说这时代军队的行军速度据说一般也只有平均每天六十里到八十里,平均每天一百里都算高速了!”

黄文昭也跟在朱明后面慢慢策马越过土坎,无奈地应到:“什么高速?我看龟速还差不多!要想神速,除非是水泥路出现,或者蒸汽机火车发明……唉……老田,你说这蒸汽机车能不能两三年内搞出来?如果搞出来,你老可是工业革命的奠基人了!哗!工业革命的奠基人,多么伟大的一个历史地位……”

田志平显然没想过这个事情,越过土坎后,淡淡地应道:“什么奠基人?活着逃出辽东再说吧!”

三人正在边走边说话,突然自队伍的后面一骑急奔而来,一个漂亮的跳跃便越过在那个土坎,向前而去,扬起阵阵雪花。

“发生什么急事了?”黄文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