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才向晶体管转型,投资万美元,在电子产业园投产新厂,新建了无尘车间,搞来台单晶炉,开发各种半导体器件。
可技术贼拉胯。
林岭东问了一下,他自己都算门外汉了,可对方更加门外汉。
只能做模拟电路,诸如定时器,温控芯片,电相控制,滤波芯片,扫频芯片等等,手绘电路图,产品也局限于功放机,洗衣机,电视机配套,这都是他以前的设备直接拉过来,又旧又破,工业自动化都谈不上了,因为他们连单片机都不会。
这就是个典型的,转型失败的产业。
做电子产业,人才,极其重要。
人才的重要性无比重要。
一个关键性的人才,技术核心,远见卓识的领导,才是企业的生命力。
年,中国深圳,一个岁的国企高管,由于工作中的决策失误导致公司损失万,作为当仁不让的背锅侠,这个倒霉的中年男人被公司裁掉。
面对人生需要推倒重头再来的巨大打击,这个男人并没有就此落魄,而是筹集了两万块,在深圳一间出租屋内,创建了一家以代理港岛公司生产的交换机为主业的公司。
这家公司,就叫华为。
而同样是年,一个岁的中国台湾老男人,作为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的第三号实权人物,由于对公司发展方向不满又无力改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本该准备退休安享晚年的年龄,辞去高薪工作。
毅然决然,回到台湾白手起家。
在年过半百的年龄,开始着手创建一家属于自己的半导体企业。
这家企业名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简称为台积电。
到了年,同样是一个岁的老男人,因被台积电打垮出走上海,创办另一家高精半导体企业,这家企业就是“中芯国际”。
这行业,不限年龄,不限营销,不限局势,不限资金。
只重技术!
技术决定一切!
莫杜尔电子的领导,就是个典型的门外汉,被逼转型,一个做分立元器件和电路板的,硬着头皮往芯片转行,结果资金不够,只把前端产业链,晶圆制造厂和无尘车间建了起来。
后端产业链,光刻机,蚀刻机,等离子注入,封装设备,完全没跟上,这几大件核心设备购买下来,哪怕是微米的技术,也得上千万美金投入。
本想苟延残喘,又遇见印度的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出口的路子彻底卡死,印度半导体产业哀嚎一片,就自然而然的倒下了。
厂子还在开工,帮其他人做点电路板之类。
老旧设备跳过不看。
直接跳到另一栋厂房,晶圆厂。
刚刚走到大门,就看见两个工人,推着一车英寸单晶硅棒走了出来,直径厘米左右,粗如一个保温杯一般,有半米来长,黑漆漆的,散发着晶莹的光泽。
“等等。”
林岭东将他们拦停下来,将一根单晶硅棒拿在手里,反复看了起来。
“工艺还不错嘛,纯度多少?”
陪同的人叫马德哈万,来岁,是这间厂子的负责人,回道“电子级的,个的纯度。”
林岭东直呼不错。
这黑漆漆的玩意儿,就是半导体的核心了。
铜,铁,是导体,可以完全导电。
木头,橡胶,是绝缘体,不导电。
那么半导体呢?
是只导一半的电吗?
其实不是。
它好玩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既是导体,也不是导体。
妙就妙在,它可以随意转化。
想让它导电,它就导电。
不想让它导电,它就不导电。
在同一块硅晶板上,只需要注入不同的原子,如砷,磞,磷,改变硅的极性,分离p极,也就是弱点当中的正负极,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晶体管,其本质意义,就是个电路开关而已。
省去了正负两极耗材分离,更重要的是省去了正负两极的相互排斥,让它成为了电子设备的完美载体。
任何的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它。
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