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高端访谈(2 / 2)

“姑姑是好意,她本来以为对我也有用的经验,其实压根就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一度让我很困惑,我想,这样的情况,在其它方面肯定也存在,”

“有可能,我觉得非常需要关注的方面,对很多创业者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但是又见我说得那么慎重,这同样会让他们困惑,”

“原来你是这样考虑,也就是,如果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比如你的《蓝海战略》,以及这两天让全球都在热议,却连书都没面世的《大数据时代》,其它的那些可能会引起误会的,还不如不讲?”

“对,我是这么觉得的,当然,我们有通过其它的方式,来支持大家创业,我们已经创办了好几个风投基金,能为创业者提供他们需要的所有帮助,”

“我明白了,这其实就是冯总你一贯的风格,说不如做,”柏主持总结道。

“对,我是行动派,另外,叫我名字就好,”他笑着说。

“对,这个问题也是我想问的问题,你在公司内,也让很多人一直称呼你的名字对吗?”柏主持问。

“不止是我,在公司,只要年龄相差不大的,我们都规定,必须称呼名字,而不允许称呼职务,这样的情况,在很多私企,早已经非常普遍,”

“那么,你制定这样的制度,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主要目的,还是想营造一个平等的、家庭般的氛围;再说,大家都喜欢别人叫自己的名字,对吧!”

加上在商业领域各种称呼花样翻新的时候,原本一些高大上的称谓,早就没有原来有派,还不如只叫名字亲切。

“确实很有道理,我们还是说回创业,作为全球年轻人心目中的创业偶像,一平你当时创业,是出于什么考虑?”

这个问题要说清楚,不然观众中会有人这样想,你自己成功了,就不想其它的人也成功。

“一开始,自然是为了改变命运,”冯一平非常直接的说,“想日子能过得好一些,”

“这个目标,好像很快就完成了,至少在你协助你爸妈创办了老家味道面馆之后,对吗?”柏主持了解得确实很全面。

“是的,当时我们家在省城有超过20家面馆,而且都挺不错,应该说肯定已经提前奔小康,”

“对,那个时候,你完全可以不用再辛辛苦苦的创业,靠着家里的面馆的收入,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我们看,你并不是如此,反而是在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之后,你反而开始自己创业,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的,还是我个人渴望创业,渴望成功,也觉得,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冯一平说。

“什么叫做好相关的准备?”柏主持问。

“这个准备很多,首先我觉得,是心理上的,创业有两种结果,那么成功,要么失败,那首先要做的心里准备,自然是能承受失败带来的打击,”

“这个打击,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

“物质上,创业失败,不会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从此一落千丈,所以从这一点考虑,我其实不太赞同大举借债创业,”

难得这样说一次,冯一平觉得,有些问题还是说个通透的好。

“精神上,创业失败之后,不一定要坚持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因为不排除你跌倒的那个地方,是谁进去,都得跌倒的沼泽区,”

“但是一定要保持住类似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积极向上的心态,坚信失败一次,就等于是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至少,不能从此一蹶不振,自己给自己打上失败者的标签,”

“理解,也就是最开始的创业,不要孤注一掷,同时,也要做好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

主持人就是擅长总结。

“孤注一掷这样的举动,得看状况,但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最好不要如此,”

“其它相关的准备,就非常具体细致,打比方,就是我们家最早的创业项目,老家味道面馆,第一家面馆不过几十个平方,十几张桌子,但就是为了这样一家店,我们准备的形成文字的材料,就超过200页,而且是A4纸,”

这件事,冯一平现在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面馆和便利店,最开始所有的准备工作,几乎都是他亲力亲为,后来,他只要提出畅想就可以,很少有机会去实践。

“单单一家面馆,就要准备这么多?”柏主持比划了一下冯一平形容的准备材料的规模。

“当然,在一开始决定开面馆的时候,我们就是按照连锁,至少是地区连锁这样的愿景准备的,”

“哦,所以说,着眼长远,也是成功很关键的一步,”柏主持又总结道。

“是的,如果让我总结我个人创业成功最主要的几点,从来不会基于短期利益而决定投资项目,是很关键的一点,”

这是他们探讨的时间最长的一个问题,柏主持功力不俗,配合得不错,冯一平相信,之前那些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网上质疑的,看到这次专访之后,肯定再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