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探讨(2 / 2)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税收增加的政府,也能有资金,或者说有依仗来筹措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让镇里到各村的路越来越好,与此同时,还发展公共交通,让各村到镇里越来越方便,时间越来越短。

从而完美的避免了下面村里的所有人,一窝蜂的朝镇里挤。

省里其它的乡镇,哪有这样的条件?

要想发展,只能是把人口和资源都集中起来,把中心区,比如一个镇,能发展得好一些。

在这样的虹吸效应下,周围的那些乡村,便只有任由它们荒废下去。

“对,总体来说,我们国家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大城市带动大郊区,”书记扳着手指头说,“还有一种是珠三角模式,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力,带动一个个中心城镇的发展,”

“现在可以说又有一个一平模式,一个人投资,带动一个镇的发展,”说到最后,他笑了起来。

“不敢,不敢当,”冯一平连忙摆手,“如果把五里坳当作一列火车,顶天了,我也就是让火车动了起来而已,真正支持这辆火车高速前进的,依然是我的这些想过上好日子的乡亲的努力,”

“总是这么谦虚,”书记和省长相视一笑,指着冯一平说。

“对,如果把五里坳必做一趟火车,可以说,你是先建了铁轨,又买来了火车头,”省长说。

“不不不,我可担不起这样的重誉,”冯一平说。

两位领导这评价太高。

“如果说稍微有些欣慰的,就是目前的五里坳,在发展方面,在规划方面,比一些城镇要有前瞻性一些,”

两位领导点点头,尤其是在土地政策方面,五里坳做得特别好,这就是五里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力保证。

而地价高企这个问题,会是很多现在南方发达城镇,将来会面临的最大难题。

“我觉得,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国家一定会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让农村也城镇化,五里坳,不过是在提前探索这方面的经验而已,”

建设“乡之首,城之尾”的小城镇这事,早就列入了国家“十五”发展规划,只是囿于各方面的原因,成效一直不太大,但在冯一平重生前,“新型城镇化”,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主要原因,也是因为那会国家有钱了,财政宽裕了,有了资金的扶持,一些事才能发展得快。

“是啊,我们的城乡差距,两大面广,”书记侧身对省长说,“但这也是潜力,未来我们肯定要推进城镇化,”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是80%,世界平均水平,是53%,而我们的人口城镇化率,只有不到30%,任重道远,但是,对,也潜力巨大,”省长说。

“也就可以说,五里坳,现在就走在很多人前面,所以啊一平,你能说说,在你心目中,五里坳未来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吗?”省长饶有兴致的问。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冯一平并没有把自己的那个设想说出来,“我只是希望,镇里能着眼长远,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变,而我,一定是有多大力,使多大力,”

“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就不说退休后的养老保障,我们这儿的人,就没有退休这一说,”

“简单的说,有城镇户口的居民,很多已经纳入了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但是我们这里的大多数人,不但在医疗设施上,水平一般,所有的医疗费用,也要自己全力承担,”

后来虽然在城里安了家,但仍然只还是在朝“市民”过渡的冯一平,对这些问题,感触颇深。

“我有时候,也总是在跟盛县长他们聊这些问题,探讨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聊起来以后,都觉得,担子还很重,”

“你们此时能想到这些问题,就已经很用心了,国家在这方面,正在加大投入,”

新农合,02年就提了出来,但是到去年底,全国才只有310个县推进了这项工作。

“将来会好的,”书记说。

吴倩又出现在门口,此时的首都,一场发布会,即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