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讽刺(1 / 2)

到了此时,嘉盛传媒把香港演员开除出剧组的事,在香港也热闹起来。

电视上,报纸上,网站上,已经像炸了一般。

一个接一个的演员,尤其是那些近期有计划北上发展,或者可以说叫赚钱的演员,那是彻底的怒了。

嘉盛传媒的这个做法,可以说是彻底的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哪怕是暂时的财路被断,也让他们愤怒得不去考虑冯一平的实力,纷纷批评指责冯一平。

但是好歹这些人还保持了些理智,他们知道,虽然冯一平对香港的影响,自然没有诸如四大家那样的本地豪门深,但无论如何,总是不容轻侮的,所以他们的批评还算克制。

直白一点的,就说冯一平吹毛求疵、耍威风,婉转一点的,就说他此举太武断,会影响到香港和内地的文化交流。

也不是没有人站在冯一平这边。

有几位报人和大学的教授,建议大家先反思自身,让艺人们想想,如果易地而处,自己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模式。

也有学者和冯一平的观点是一样的,就是从敬业的角度来说,到一个以普通话为主的剧组,自己是不是应该要主动学普通话?

回归已经8年多,作为和内地交流相对较多,对内地的市场也越来越看重的演艺界,依然是宁可学英语而不学普通话,这是不是正常?

相较而言,学普通话的难度,总比英语要低吧,至少你能听懂不少,也能认识不少简体字。

但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理性的诘问,很快被淹没在蜂涌的声浪中。

也不想想,普通话,是那么好学的吗?

关键是,本来明明可以不学,就因为你冯一平,现在是不学不行,凭什么?

这一番反对的声浪,看起来虽然汹涌,但是业内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来,其实并没有什么份量。

反对得最凶的,是那些电视咖,在香港电视圈也只能是二线以下的电视演员,此时表现最积极。

他们很有自知之明,既然将来也多半不可能和嘉盛有什么业务往来,那还有什么好顾忌的,恰好借机多露一露脸。

但那些明星,比如那些以唱歌出道,后唱而优则演,在内地拥有大量粉丝的知名明星,此时全都保持沉默。

一来他们当中的不少,很早就开发内地市场,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多少用心学了些,至少在接受采访时,能磕磕巴巴的用普通话进行。

再说,他们中顶尖的那些,可以说和冯一平渊源颇深,关系颇好,又怎么好这么急着站出来?

二来他们很清楚,他们未来至少有资格和嘉盛合作,这时站出来明确表示反对,那不啻于是自断财路。

而且他们也能了解到内地对这件事的主要看法,显然,主流是支持的。

自己如果站出来反对,那就有可能让一些原本喜欢自己的粉丝改变主意,这又是另一种自断财路。

目前也没有机构出面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包括宋慧仪所在的TVB,此时也依然沉默。

要是内地的一家一般公司做出这样的事,TVB自然不会这么冷静。

问题是,现在确信是冯一平授意嘉盛传媒的负责人,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就是他们要是反对,那自然就是反对冯一平。

反对冯一平,他们还真的有些反对不起。

而且,作为一家公司,说话还是要顾及脸面,总不好说我到内地拿高片酬拍戏,但就是不学普通话,是合情合理的吧。

但是,并不限制旗下艺人反对冯一平的这个决定,其实也可以说明他们的态度。

可以说直接相关的TVB都不说话,其它的机构,更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表明态度。

如果站出来,那要面对的可是冯一平。

此时香港民间对这事的反应,倒还相对平静。

此时香港的经济还算好,内地自由行的民众,以及内地来港置业的民众,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实利。

最主要的是,此时的香港民众在,在收入方面,还是普遍高于内地民众。

离香港最近的内地一线城市深圳,此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GDP还是和香港有着很大差距。

在和竞争力相关的很多方面,深圳同样和香港差距悬虚。

即便是深圳此时,正紧锣密鼓的从一个低端的制造业基地,向高科技领域转型,并已经在互联网、电信、生物科技等领域,有非常亮眼的表现,但毕竟还没有达到后来的高度。

这就让他们在面对内地时,普遍还有心理上的优势,所以能用较高的姿态,来看待和内地有关的议题。

大部分人,都把这事当热闹在看,有些人还笑说,这样正好,免得那些大家喜欢的明星,都跑到内地去拍戏。

唯一有些波澜的,是在香港的一些学校,有些学生,针对这件事,发出了一些比较极端和不理智的声音。

他们认为,这是内地对香港自由打压的一种表现。

他们进而号召支持者反对冯一平,抵制冯一平的公司。

但凡在这样的时候跳出来的人,不管他们的动机如何,也不管他们身后是不是有人或机构在指点,他们在一些关键的事情上,还是非常清醒。

中央和内地,对他们一向宽厚大度,所以可以反对,但以美英为主的西方代表,在这样的时候,尤其不能得罪。

因此,冯一平在美国的那些公司旗下的业务,他们断断不敢抵制,不然美国那边的Facebook或者YouTube一个抗议,让美国驻香港的领馆介入,那他们的反对,很可能就无疾而终。

…………

冯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