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华尔街的很多人都觉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音乐又恢复了正常,那当然是继续跳舞。
此时在他们眼中,类似冯一平那样,还坚持最难的日子还没到来的人,自然就即将变成一个笑话。
然而对华尔街的一些高层来说,这个夏天,却格外焦灼。
那些此时保持乐观的,多是华尔街的普通职员,他们只要能保住工作,又有提成可拿,那么,他们就觉得万事大吉。
但对类似于苏世民这样的大佬来说,如何让自己的公司不至于成为下一个贝尔斯登,不至于像贝尔斯登那样,以一个耻辱的价格被出售,才是最关键的事。
在高盛的劳尔德都有些慌了的情况下,苏世民此时也淡定不起来。
他们不淡定的原因,其实看一个指标就看得出来。
虽然在贝尔斯登之后,在二季度,金融市场确实出现了一些好转的迹象,但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最重要的指标,失业率,开始了明显的上升。
对于这些经风沐雨的华尔街老人来说,这只意味着一件事,金融危机的延迟效应,终于在实体经济中发酵,实体经济正在开始衰退。
而这就意味着,一场更严重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
美国经济,说起来也简单,它主要由消费驱动,消费占据了美国GDP的70%。
而和房地产相关的投资,虽然只占GDP的5%左右,看起来相当不起眼,但却能对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因为房地产对材料、装修、耐用消费品等,有着相当的影响,可以说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而失业率和房价,又是决定消费和地产投资的关键性因素。
简单说,失业率、消费、房价和地产投资,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在次贷危机前,成本低廉的按揭促使房价上涨,进而带动地产投资,降低了失业率,促进了消费,繁荣的经济又进一步增加了房地产需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次贷显现之后,房价下跌,导致按揭违约增加,使按揭申请变得困难,令房价进一步下跌,在金融市场与地产市场间形成一个小恶性循环。
而现在,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失业率、消费、房价和地产投资之间相互扯后腿的大恶性循环,已经开始。
所以冯一平的论断,无疑是对的,最难的时候,确实还在后面。
苏世民对此并不是没有预计,实际上,他在去年让自己的公司上市,正是出于对这方面的担忧。
不然,他凭什么把自己的公司的股份拿出一部分来,也就是,带着一些人一起赚钱?
但他没有预计到的是,情况竟然会糟糕到这样的地步。
在去年,他的黑石,可不止收购了重资产的希尔顿,他们还进行了另一起金额更大的收购。
而非常不幸的是,那一起收购,也和房地产有关。
他们在去年2月——也就是房地产泡沫的高峰时期,以创纪录的39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不动产公司EOP,正式进军商业地产。
虽然他非常警觉的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迅速处置了EOP旗下的一些资产,回收了超过7成的投资,但剩下的那些房产中的不少,现在已经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负资产。
加上他们在房贷证券方面的损失,再加上花了两百多亿美元收购来的希尔顿那一坨……
现在苏世明一看到账面总资产,以及因为不断减去各种损失,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的公司净值,先是心疼,后是头疼。
而6月下旬,因迪美银行的迅速破产和被政府接管,让他想想都心惊。
在这样的时候,苏世明又一次想起了冯一平。
…………
冯一平此时已经抵达硅谷,在去满庭芳之前,他先去了一趟NEXTDOOR园区,之后,又以和佩奇他们碰头的名义,匆匆的赶往谷歌。
因为提前通过电话的缘故,他在路旁的一处停车场就看到了梅耶尔的那辆旧宝马。
“嗨,”他有些激动的坐进去,看到梅耶尔竟然穿了一条束腹的长裙,“我说,这个时候,你就能不能不要想着凸显身材?”
下一刻,梅耶尔俯身过来打开他这边的车门,“你给我下去!”
冯一平:“我怎么就突然处处不受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