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朝鲜的溃败激发了国内的矛盾,无数的百姓开始走上街头。要求立即制止地主和国内财阀的囤积居奇,立即停止对粮食的出口。其中以东京请愿的人群最甚,他们甚至包围了明治天皇在东京的临时行宫。甚至喊出惩处农商务大臣牧野伸显的口号,可是这些愤怒的民众却无法知道牧野伸显在维持国内物价方面做了多少努力。
日本政府虽然以开明、民主政府自喻,其实它不过是政治家和财阀们相结合的一个产物,现在的日本内阁可以说是在这些人的妥协下一届又一届的成立,随后是一届又一届的倒闭根本没有日本下层百姓的事情。
面对国内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日本明治天皇拖着病体与内阁开了一次御前会议,会议的最终结果是现在的国民思想开始变坏了,政府必须普及宗教观念和发扬道德感等等,也就是说现在政府对国民的洗脑思想工作做得不到位。以至于日本国民对国家和皇室的忠君思想有所动摇,现在政府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国民的思想。
于是一夜之间包括东京在内的日本各大城市缇骑四出,用军警逮捕了大量的游行组织者,并且将游行的人群强行驱逐。这使日本人民更加愤慨。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曾说过,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或许是游行的规模激励了一部分游行的组织者。随后这些组织者便开始煽动游行的群众与军警进行无力对抗,以期望能够获得政府的妥协。
游行的组织者凭着这身后数万人的游行队伍,强行突破军警的阻拦,冲进政府的办公机构。在一番打砸之后又转道各处的米店,不仅捣毁了米店,还发生了强米事件。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游行得到了进一步升级。
就在这个时候。日本的最高统治者明治天皇发话了,明示内阁为了国家以后更好的统治。政府不得向这些民众妥协,于是内阁让陆军部调动军队进城镇压逐渐失控的游行队伍。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这都是屁话,纵观历史,真正由平民开创的朝代除了以驱逐外族出身的朱元璋外,或许以亭长出身的刘邦能算半个,在绝对的暴力面前民心又何足持。
全国轰轰烈烈的游行在军队开进城内的那一刻就宣告着瓦解,无数的日本平民在军队枪炮的面前退缩了,在军队的驱逐下不得不返回自己耕种的土地或者做工的工厂,至于那些游行的发动者则直接被军队打了靶子,连任何申诉的机会都没有。
游行从开始到结束不过五天的时间,在这场运动中死难的日本平民也不过一千多人,绝大多数都是在游行中表现最积极的人,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采取了一部分的伪善的手段,让三井、三菱等财阀也拿出三百万日元以天皇的名义发放给衣食无着的贫民。
这场遍及全国的游行虽然被日本政府成功的镇压下去,但其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为日本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损失,还打击了政府对战争的信心,让已经病倒在卧榻上的明治天皇意识到是到了结束这场战争的时候了。
当外务省大臣内田康哉到达上海的时候,日本的游行运动都已经结束了,随后他从日本驻沪领事馆收到了从东京发来的电报,在电报中明治天皇亲自命令内田康哉务必用谈判的方式取得战争的结束,为此帝国可以再做一些必要的让步,具体情况内田康哉可以酌情自专。
内田康哉在上任外务大臣之前就是外务省的次官,在他的前任小村寿太郎与徐卫谈判的时候也充作随员列席了会议,亲身经历了那场注定谈不拢的会议,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内田康哉开始从徐卫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他的性格,这是每一位外交人员必备的课程。
在内田康哉的了解中,徐卫有别于这个时期绝大多数的中国精英分子,在全国上下都在以日本为师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却对日本有着强烈的敌意,从与徐卫历次的冲突中,内田康哉意识到徐卫的敌视已经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徐卫给内田康哉第二个印象就是固执,他固执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容许有任何的改变,当年的谈判虽然双方都是奔着战争去的,但是并不是说已经到了非战争不可地步,然而徐卫在合约条款的毫不退让使谈判陷入僵局,一如当年的伊藤博文,但是伊藤博文面对的是不得不低头的李鸿章。
有了上次的谈判经验,内田康哉并不认为徐卫在形势对他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会放弃他的一部分条款,内田康哉甚至有点恶意的揣度徐卫会接着这次的大胜索要更多的东西,这也标志着谈判在内阁设定的范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纵然他身边有各国的领事调停。
这份电报让内田康哉在与徐卫的谈判中酌情自专,其主要原因是明治天皇和西园寺公望都已经意识到只有全盘接受徐卫的条件才有可能停止战争,而接受徐卫的条件则就要损害帝国的利益,于是就有了这个让内田康哉来背黑锅的酌情自专,同时这也标志着他的仕途也将终止与此。
朝鲜虽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弱国,但是他却无时无刻不在牵动世界的神经,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位于俄国和日本之间这个敏感的地理位置,也是英国阻止俄国在远东扩张的桥头堡。
此时的上海各国领事虽然因为汉城和济物浦电报局的沉默而不知道汉城的任何情况,但是依然能够从釜山港受到攻击想到日军在汉城的失败。
鉴于日本曾经多次随同各国军队进行军事行动,各国的领事对日本军队的战斗力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在他们的观念中,日本的军队已经能够达到二等列强的水平,这些军队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就连英、法、德等一等列强的军队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但是徐卫的军队做到了,而且还是在兵力几乎是日军一半的情况下全歼了日军(这个时候各国还没有获得徐卫已经向朝鲜增兵的消息),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所以对于日本和徐卫的第二次谈判,即使内田康哉不出言邀请,这些领事们也为了搞清徐卫军队的情况而主动提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