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前往共和国(六)(2 / 2)

“趁着这个空档,战斗员们要抓紧时间进行轮休,之前战斗中关于试做型MDS的战斗数据也要送回共和国的技术工厂,你们这些首批实战体验者还要参加技术听证会回答专家们的各种问题。至于马赛同学,作为‘沙拉曼达II’的搭乘员,我们也希望你能为解析这架机体提供协助。最后,算是个人的小小愿望,我希望你们去共和国看看,看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那里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这对你们决定今后的人生道路会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遵命。”

“……我明白了。”

回答微妙的错开了。

一如罗兰的预测。

迄今为止一半的人生都在游击队里度过的“夜莺”并非正规军,但在游击队严格的军事纪律和严酷的战火熏陶下,她完全是以正规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很多时候她甚至比共和国正规军人更像个军人。长期的行伍生活早就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这一教条渗透到了少女的骨子里,既然上级已经下达命令,而且还是合理至极的命令,她不会抱有任何疑问,一定会彻底遵守。

马赛的问题则复杂一些。明面上的理由是“沙拉曼达II”处于锁死状态,能开启机体让系统启动的只有帝国的技术团队和已经登录生体特征资料的马赛,“自由军团”缺乏能够用来进行分析作业的场地和器材,也不可能大老远从共和国把那些宝贝疙瘩工程师运到帝国境内,将马赛和机体一起送到共和国协助分析就成了唯一可行的无奈之举。但深层的理由则是罗兰想让“夜莺”和马赛去见识一下共和国的现状,促成他们思考自己的人生未来之余,也让这些经历过战场的年轻人去影响共和国国内的年轻学子们。

罗兰很清楚,想要改变退役老兵团体非常困难,几近于不可能。那些从最残酷的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并不只是因为社会地位落差和经济困难反对和平。最根本的问题是他们身为“正常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理想、梦想全都埋葬在了战场的血泥之中,从战场重新回到社会时,他们已经难以适应和平生活了。

或许他们参军的理由千奇百怪,有想要出人头地的投机分子,有欠了高利贷躲进军营的破产者,有为了减刑加入军队的罪犯,也有真的想要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热血青年,不过残酷的现实很快就会磨灭掉一切美好的愿景和理想。性格再怎么温和,心理承受力再强的人,只要他在满是血泥、断臂残肢、弹壳、跳蚤、老鼠、伤寒、战壕足、毒气的堑壕里呆上一个月还没死掉,一定会变成心如铁石的杀人机器。在适应了残酷的战场后,这些人原来的三观也被摧毁的差不多了。道德上的枷锁一旦被打破,几乎不可能再回到原点。这些内心满是伤痕和扭曲的老兵回归社会后,能不招惹是非,弄出一堆刑事案件就谢天谢地了,不让他们发牢骚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

罗兰想要抢救的,是学生群体。

让同龄人去直接告诉他们,所谓战争到底是什么,有必要的话让他们直接近距离感受一下战场的气氛,感受一下危险也是潜在的选项,反正只要能让学生们暂时安分一段时间就行。一旦将学生和退役老兵暂时分离开,光靠老丘八们掀不起多大的浪花,万一他们要搞出极端事件,不但会引发公众的反感,还给了共和国政府收拾他们的合法理由和机会。

当然,这些只是罗兰个人的预期,他很清楚这其实很乱来,特别是对走投无路的马赛来说,简直与胁迫无异。但他更清楚如今的共和国真的再也承受不起折腾了,要是错过了这次多边谈判的机会,共和国真的可能就此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自由军团”的首脑,承担着成千上万人命运的他压根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力。

卑鄙也好,恶劣也罢,只要有哪怕百分零点几的可能。他也要死死把握住,如今正是最要紧的关头,绝对不能放弃任何一丝机会。只要共和国内部保持稳定,不弄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件,他就有办法见缝插针,利用诸国与帝国之间的矛盾来完成初步的计划。

“你们明天就启程,穿越吕德斯墙,前往阿尔比昂占领区。”

看着满脸坚毅的女孩和情绪低落的男孩,压下心中的歉意,罗兰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到:

“经由阿尔比昂,前往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