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节 恐怖的奥斯曼军队!(1 / 2)

东南大军依水源进军,沿途主要的水源补给点皆建立镇寨保护起来---此乃华人的特色技,基建!基建!

别的民族建筑不容易,而华人似乎什么人都会干这些泥水工作,就连上阵打仗的将军也不例外,貌似

深沟厚垒,做足防范,所以伊哈桑·帕夏不来是对的,来少了不顶用,来多了会渴死,变成路上的木乃伊!

而且东南军的据点普遍装枪用炮的,伊哈桑·帕夏探听得很清楚,觉得难啃,干脆不打了。

从苏伊士城到大马士革,东南军的补给不错,但古代出征忒够麻烦,官兵们背着行军包,里面有个人卫生工具如刮脸刀、毛巾、青盐、针钱包、药品、个人生活用品有换洗衣服、袜子、鞋子、雨衣及居住用具如帐蓬捆绑用绳索、睡袋、睡垫等、还有应急行军口粮、武器的清洁工具等等,加上身上背的铲子、多用途工具、武器、弹药、水壶、小炸弹等等,还有装甲,都有几十斤重。

出征很考验军人们的体力,从苏伊士城到大马士革城足有上千里地,而且这个区域并不怎么友好,沙漠、阳光强烈、缺水,即使是部队非常重视,一天下来,收容队都能够收容上百中暑的官兵。

大伙儿是全程风餐露宿、负重步行。不仅步兵两条腿,连那些骑兵也放弃四条腿,变成六条腿一起走,战马精贵,马吃得远比人多,若非作战,将士都舍不得骑。

东南军并不娇气,以每天六十公里的行军速度,不到十天进抵大马士革,稍事休息,包括第一军、总共四个军过二十万人的兵力连同八万多中华民夫继续北上。

吃苦耐劳的中华民夫,他们追随着自己领袖的步伐,为军队提供补给,进行基建,运送伤员……必要时拿起火枪参战!

过得大马士革,出人意料的,原野绿油油一片,显然不缺水分,不过土地撂荒,长满了草,只有一些地方才有小片小片的庄稼地。

华人都替他们可惜,说又不是条件差到种不了地,他们才种这么多地,怎么够吃?

有人给出答案是那些人都不用劳动的,每天只吃一顿,平时打座念经即可!

这让大家深为BS,想起自家总理大臣陈衷纪的话:“人生在世,就是吃喝二字,不会吃的民族,没有发展前途!”

看来,我军战胜奥斯曼人指日可待!

听闻华人军队出动大至,出人意料地,伊哈桑·帕夏没有凭城而守,而是挥师再下,与东南军会战于一个叫做“霍姆斯”的地方。

霍姆斯是个农业区,地势水平,非常合适打仗。

天气也好,晴空万里,原野上,二十万华人军队和几乎同样数字的奥斯曼军队分南北展开,黑压压的如同蚁群,又如层层叠进的巨浪。对峙之后,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动手的;似乎从一开始前方就在厮杀。两军交战之处,无数人马混乱惊走,枪炮声震荡在原野上空,空中纷飞的箭矢好像在晴天平地掀起的暴雨。

双方杀成一团,火枪兵对阵火枪兵,骑兵对战骑兵,又或者是火枪对胸膛……东南军全员火器,奥斯曼人则胸襟激情澎湃。

时至今天,奥斯曼帝国已经显露出颓势,这种落后可以进一步通过对于胜利的幻想体现出来:到处挥舞先知的旗帜,鼓励进行自杀式袭击。奥斯曼帝国体制已经破败,此时却没有其他替代措施,唯有视死如归。

但东南军也不能退,领袖就在后面!

于是双方陷入了声嘶力竭的决一死战中,奥斯曼人冒着华人火枪的弹雨,以必死的精神冲入华人步兵中,疯狂砍杀。

知道华人火器厉害,奥斯曼人的突击部队往往身披重铠,枪弹难侵,而华人使用火枪的枪刺亦难以刺杀他们,如此就给他们肆虐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