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负载20 吨,以最高60 公里/小时的车速狂奔。同时该车拥有最大爬坡57度,垂直越障高度078 米,越壕宽度338 米,涉水深度一米出色能力。这些指标甚至超过同期很多的履带式车辆,充分反映出这款全地形重型卡车的卓越性能。
“苏联人很实在啊。这肯定是军转民的产品,不然这种指标对于一个民用重卡来说有些过剩了。”艾伦威尔逊凑过来和妻子对话,两人交换一个眼神,意思很明显,买下来,看看汽车工业上苏联有什么独到之处。
继续在展会到处转,前方一群围观群众引起了两人的注意,拉着妻子的手挤进去,一辆应该是出租车的小型轿车是引起参观者围观的元凶,听着苏联人介绍,这是一种透视出租车,好像是普通出租车的拉长版,样子十分奇特,这是引起围观的原因。
艾伦威尔逊也感到新奇,但他倒是不感兴趣,因为他记忆中这种样式的出租车后世没有见过,应该是属于概念车的范畴。
最终艾伦威尔逊在一排苏联产照相机面前停下了脚步,他想起来了一件事,苏联在光学产业上的技术来源于德国,而德国是欧洲光学产业最强的国家,在这个时代比日本还强的多,苏联的光学技术应该是来自于站前和德国合作时期。
和现在的德国光学就算是无法相比,也应该不会差很多,被柯达弄的很难看,不是这个时代的事,而是苏联晚期才出现的场面。
“怎么了?”帕梅拉蒙巴顿走过来,也看到了一排摆设的照相机,对她来说可以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并不知道丈夫关心什么。
艾伦威尔逊已经拿出来平时就带在身上的小笔记记下来,“准备对苏联下照相机的订单吧,德国的产品太贵了,这个领域苏联比德国可靠。”
苏联这个国家不是什么都短缺,计划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需求,一些产品苏联是缺乏的,但也有一部分产品苏联是过剩的很夸张。这个时代的照相机,就是苏联很过剩的一个产品。
苏联当初的发家都是靠彷制德国老光学技术而发家致富比如蔡司、徕卡这些。最终开始了要打死原创的征途,事实就是苏联山寨发家致富后,生产的照相机是德国产能的十倍,这个品牌相机后期被苏联命名为“基辅”,理所当然的,这种照相机因为庞大的产能,成为了人民的照相机。
这种好东西应该冲出苏联走向世界,只是放在苏联国内太可惜了,贸易嘛,就是为了取长补短,这也是这一次苏联商品展会的目的。
连无上权威都在随时随地为了英国公民谋福利,同时进来的五处便衣不向他学习也好意思?自然都有样学样,把感兴趣的商品都记下来。
隔了一天,苏联商品展会就衝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报纸上的苏联商品图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展会还要持续一个星期,在舆论上的发酵,引起了更多人前往苏联的展厅。
艾伦威尔逊拿着五十多项分类商品,从机械手表到照相机、儿童玩具、到重型卡车、乃至于灯具,各种不不相干的商品清单,敲开了唐宁街十号的大门,和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商量关于经贸关系的进展。
“你亲自去了展厅?”哈罗德威尔逊有些惊讶,随后笑着接过了清单边看边道,“看起来你对看中商品都十分满意。”
“何止是满意,我都感觉有些产品明显性能过剩。”艾伦威尔逊指着苏联机械表的照片道,“苏联自称这一款手表防水,那倒是还属于正常范畴,还自称强度超过两百米的水压,这我就很不理解了,是准备带着手表跳海么?”
“照相机和德国的同类产品相比,售价只有五分之一,任何一个英国都买得起。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敌人也有值得学习的一面。”
“贸易不存在只进口不出口。我们人口苏联商品,也要出口平衡贸易。我和布朗准备谈谈这件事。”首相口中的布朗,指的是国务大臣兼经济事务大臣乔治·布朗。
理论上英国只想进口苏联的原材料,但这一次的展会上,英国人已经发现,苏联不再是那个印象当中的,只能出口原材料的帝俄。
当伦敦市民还在跟风参观的时候,内给已经开始讨论如何扩大经贸关系,白厅也在评估怎么绕开巴统的钳制。
这个时候芬兰的重要性就出来了,我们不是为了和苏联做生意,还是要让芬兰沐浴自由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