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1 / 1)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袁世凯说的很对,唇亡齿寒,利用兵力的优势与华军决战比撤回满洲后再单独抵抗好得多,趁着现在盟军还没有解散的时机,说不定能打败华军。从对方的角度看,华国多年征战,士兵疲惫、国力消耗巨大,肯定支撑不起高强度的消耗战。

这场赌博是利用十万士兵为筹码,虽然筹码很大,但比起胜利后获得的收益来还是值得的。盟军陆军司令部日俄两方向国内发回请示电报后,当天日军就接到了回复——同意儿玉源太郎元帅制定的战略,一切由儿玉源太郎决断。

日本已经什么都没有,所谓死猪不怕开水烫、一无所有的人不怕失去更多,再说那十万军人如果回国的话怎么养活他们还是个问题,还不如在华北拼一下,说不定会给国运带来转机。日本国内对于儿玉源太郎和那十万部队寄予厚望,要不是运输不便和后勤不足,还会从国内增兵。

相比之下俄国人小气得多,尼古拉二世这段时间焦头烂额,对外扩张的野心屡屡受挫,国内的经济疲软、物资紧张、革命暴动此起彼伏,财政状况让人崩溃,还要拿出一部分用于剿灭乱党的战斗和重建太平洋舰队、建造购买新的战舰以弥补对马海战的损失。对于远东的乱局尼古拉二世一度有放弃的想法,后来是因为英国组织盟军时承诺只需要俄国付出军队,其他的后勤物资全部由盟军提供,这才同意派兵。

南海大海战的结果传到冬宫后,尼古拉二世大喜过望,人就是这样。不分种族和人种,只要看到别人过得不如自己好、我就幸福了。对马海战让俄国海军战舰损失殆尽,俄国成为全世界的笑话。尼古拉二世在自己的欧洲亲戚面前实在抬不起头来。

现在英国人遭遇了比俄国更惨的失败,尼古拉二世可以放心大胆的参加欧洲皇室的聚会。并吹嘘英国海军还不如俄国海军,因为俄国海军损失的战船数量和质量都不如英国海军。这种事怎能不让尼古拉二世高兴?这甚至是几年以来沙皇陛下得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兴奋中的尼古拉二世直到帕杰罗夫发回请示电报后才想到远东还有十万大军处于危险中,不撤军的话一旦那十万军队被击溃,那么俄国在满洲和远东地区就没有多少军力,国内的情况也不允许从欧洲调兵,如果华军随后攻击满洲和海参崴,拿什么来抵抗?

大臣们很少有意见统一的时候,有人同意撤军。就有人反对撤军,反对的人理由也很充足,俄罗斯帝国本就是一个扩张中的国家,如果国民都那么畏首畏尾的话,国土根本不可能扩充到现在的程度。利用盟军兵力优势,可以冒一下险,届时战事不利果断撤退好了,让北洋军和日本人充当自己的踏脚石,反正他们也不是什么好鸟!

最终反对撤军派说服了尼古拉二世,他迫切的希望战场上出现一个好消息。以改变国家日益沉沦的态势。

7月18日,盟军统一了认识,并针对华军的部署制定作战方案。当天作战方案下发到各集团军。要求各集团军根据这个方案制定详细的计划,最后上呈司令部审核。

儿玉源太郎将作战方案称为“堤坝行动”,大致为,第一阶段:利用北洋军第一集团军在黄河一线坚决抵抗,至少防御一个月的时间,利用天险和工事消耗华军的锐气,消灭华军3-5万人。袁世凯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的精锐完全可以完成计划中的任务,第一集团军士兵训练作战的时间不比任何一支部队差。

第二阶段:挫敌锐气后,北洋军第一集团军主动后撤。向东向西分别进入山西和山东休整,将华军主力放入平坦广袤的华北平原。之后再由日军华北集团军和俄军远东集团军从左右两侧发动突然攻势。围歼华军1-2个军的部队。

第三阶段:出动北洋军第二集团军和在山西、山东休整的第一集团军,全军发动总反击。彻底击垮华军的进攻力量,力争将战线推进到长江一线。

当然,儿玉源太郎也知道这个计划太过理想化,不过这场战斗本来就是赌博性质,能够完成第二阶段的战斗,就算盟军胜利,至少可以将战线维持在黄河一线。至于高强度战斗的消耗,司令部是这样安排的,粮草等物资就地筹集,武器弹药中,北洋军第一集团军最充足,因此被安排在第一线负责消耗华军兵力。日军和俄军物资相对不足,被安排在第二阶段发动反击战斗,在弹药消耗完毕之前达成战役目标。

胜负的关键还是在后勤,尤其是武器维修、弹药补充上,袁世凯命令盛宣怀在天津、石家庄、济南、邯郸、太原等地扩建兵器维修所和弹药生产线,更多的是子弹复装线。另外民间大量的铁锅等资源被收集起来用于军事目的,一场怪异的大生产运动在北方开始,在对经济造成极大损害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军事生产的进步,使华国统一后在北方获得了一大批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经验的工人群体。

华国境内的军事准备更有条理,也更充足。7月16日清晨,通往舟山军港的支线铁路上来回奔驰着多辆蒸汽机车,车站上大量装备整齐的士兵走下火车,然后在仓储区的空地上集结,命令声和口号声响成一片,他们集结完毕后在作战参谋的指挥下依次登上停靠在岸边的运输船。港口另一侧的码头上,大量军事物资,包括弹药、药品、粮草、火炮等被吊装上船,它们将于士兵运输船一起出发。

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师长蒋方震摘下头上的钢盔,对身边的副官参谋们下达一个个命令,一个师一万五千多名官兵的组织工作不亚于一场小型遭遇战,好在陆战队已经有不少经验,所以各条命令被快速有序的传达,军官和士兵们也心中有数,知道如何履行命令。

从一名团长到师长,从中校到少将,蒋方震、蔡松坡、张润农三人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这样的晋升速度恐怕在陆战队以后的年岁里很难被打破,甚至在整个华军军队系统引起轩然大波。不过海军一项比较封闭,陆战队的内部行政事宜还轮不上陆军和空军插手干预,吕海强硬的压下了外界的质疑,只是三名年轻的少将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蒋方震自问还达不到“任他雨打风吹去、我自巍然不动”的境界,刚刚晋升少将师长的时候他对于下属称呼自己的方式还很不适应,与蔡松坡、张润农交谈过后发现他们也有类似的想法。三人曾联袂向上级询问晋升的原因,得到的回答是年轻的陆战队需要年轻的将领,国家承受得起年轻的代价。

压力往往会让人崩溃,但对于意志坚定的人来说,压力会转化为动力,而蒋方震三人就是意志坚定的人。担任师长后三人在几个月内就获得了属下的认同,所谓的认同,就是能带领自己打胜仗,并让自己活下来。

陆战一师的登船速度很快,当传来物资吊装完毕的汇报后,离出发就只差一个条件——等待海军护航分队的汇合。海战胜利后来不及分享胜利的喜悦,海军就要分出一部分承担护航任务,第一护航分队的十艘战舰已经从湛江军港出发,大约三个小时后就会抵达舟山与运输船队汇合,届时就是出发的时间。

与指挥层再次研究一番地图,并将作战计划核实一遍,试图寻找计划中的漏洞。这是蒋方震担任师长后的第一仗,也关系到第二次北伐的最终结果,容不得半点差错。

两个小时后众人登船,蒋方震活动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进入军官舱室休息一下,然后检查随身佩戴的手枪和从后勤部门要来的冲锋枪,到了战场上没有理论上的后方,指挥部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而且这位师长也习惯将武器随身携带,到了战场上后,不仔细看,找不出师长和一名下士的差别。

7月16日下午五点,船队离开军港驶入东海,并转向北方,搭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前往预定目标。在上海港还有第一军正在装船,他们将负责陆战队登陆作战后的纵深进攻。目标,河北省秦皇岛港。

又是负责主要作战任务啊,蒋方震有些感慨,没想到在第二次北伐总陆战队还可以承担如此重要的作战任务。从德国人手里接手后,蔡松坡率领的陆战队二师已经驻扎在青岛港,就只有张润农的三师没有得到作战任务,想必润农正在跳脚吧!

ps.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