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意外的收获(2 / 2)

灭明 蓝盔十九 1543 字 2022-10-05

汤若望先是行过礼,然后从身上掏出一叠白砂纸,“大都督,这是我这几日,整理出来的技术,大都督且看看,能不能生产出产品。”

李自成接过白砂纸,随意放到面前的方桌上,“汤先生,这些技术,一时半会也看不完,你先口说,里面究竟有哪些技术!”

“皮鞋、葡萄酒、羊毛衣、棉麻地毯、自鸣钟,”汤若望顿了一顿,又道:“可能还有一些技术,但我一时想不起,无法及时完善……”

李自成点点头,心中却在盘算,用这些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在大明究竟有没有销路。

皮鞋、羊毛衣倒是不错,西宁、陇右都属于北地,气候相对寒冷,正好能用得上,葡萄酒、自鸣钟应该属于高档奢侈品,主要市场还在朝廷那一边,还有这棉麻地毯,也只有达官贵人才有闲钱购买。

李自成原本还指望,将来工厂生产出商品,主要用于本地销售,现在看来,还是太急了,在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之前,西宁本地的商户,无法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降价,而本地的百姓,也没有足够的的购买力。

商人与百姓,和自己一样,都是缺钱。

李自成苦笑道:“这些技术,暂时留下吧,我抽空看看,能不能将产品生产出来。”

他当然不会自己办厂子生产,这些技术,还是卖给西宁的商人为好。

汤若望见李自成兴致不高,以为自己整理的这几项技术,李自成看不上眼,遂迟疑着道:“大都督,我在西安的时候,听说当地有一个奇人,叫王徵,倒是掌握了不少奇技。”

“王徵?”李自成思索片刻,却是没有影响,明末科技大才,他就知道一个徐光启,“这个王徵,是什么人?汤先生怎会知道他?”

“王徵乃西安府泾阳人,天启年间的进士,为官不太得意,但于科学一道,颇有研究,”汤若望道:“他于天启七年编著《远西奇器图说》,据说不仅翻译了欧洲传教士们的实用技术,自身亦有不少创新,可惜,我却不曾见过……”

“科学上的成就?”李自成不知不觉那他和徐光启对比,“此人比徐光启如何?”

“在大明朝廷内,向有‘南徐北王’之称谓,应该与徐光启齐名。”

“齐名?”李自成立时来了兴趣,能与徐光启齐名的人,科技水平定然不差,而且还有自己的科技著作,难怪在仕途上无长进,不过,他隐隐有一种担忧,“王徵既然是朝廷的官员,应该不会来西宁的……”

汤若望却是神采奕奕,道:“大都督,此人亦是神的儿女,早先为了学习科学技术,一向与传教士相交,早就洗礼奉教。”

“洗礼奉教?”李自成大喜,如果王徵洗礼奉教,可以看出他对科学上的兴趣,而自己不但是天主教的教皇,又在西宁创造了许多新奇的物事,不知道这些能否吸引他,遂道:“王徵现在何处?”

“这个……我实在不知,当日我在西安的时候,他在外地做官,他的事情,一直在朝廷和传教人员中广为流传,”汤若望的蓝眼珠左右晃动,“可惜,我只是在天气年间见过他一次。”

“既然是西安府泾阳县人,应该可以查到他的下落,”李自成道:“汤先生有什么办法,能让王徵来到西宁吗?”

汤若望思索片刻,道:“王徵虽是翻译了不少著作,又有不少独创,但他的科学成就,一直不能为世人说折服,”顿了一顿,又道:“大明的仕林,一向将科学斥之为‘奇技淫巧’,王徵在仕途并不得志……”

“我明白了!”李自成略一思索,心中已有了主意。

汤若望这次带来的实用技术,乃是李自成意料之中的事,但他向李自成推荐的王徵,则是意外的收获。

如果能找到王徵,并让他心甘情愿来到西宁,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对王徵来说,他一辈子的心血,大部分可以在他的有生之年,得以见诸于世,也算没有白费,或许就此奠定他在华夏科学史上的地位;

对李自成来说,王徵的到来,可以带来一批先进的技术,这些都是本时代的技术,很容易转化为工业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王徵还是进士身份,一旦加入天命都督府,象征意义更大。

与梅之焕兵败被俘、身不由己加入天命都督府不同,李自成不会绑架王徵,来不来西宁,完全取决于西宁的吸引力。

送走汤若望后,李自成立即飞鸽传书在陕西的王安平,让他寻找王徵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