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孝陵祭(2 / 2)

黄土铺垫的御道上,明黄绸带飘扬,鼓乐生萧合呜,二十四门大炮,轰得震天价响。

众官员簇拥着康熙,登临新搭起来的黄土高台,接受百官朝贺。

康熙并未住进江宁织造府准备好的行宫,他命人唤来曹寅温声道:“到了此处,便安排住在卿家吧。”

曹寅连忙跪倒谢恩,口称荣幸之至。

康熙点点头让他平身,随即视线来回扫视迎驾的官员队伍,却没看见江宁织造曹玺,不禁出声发问。

“曹大人前几日突发疾病病倒了。”,霍自道听见问话躬身回道。

曹寅闻言面色一变,康熙立马命随行御医跟着曹寅返家,为曹玺诊疗。

既然主人生病,下榻近臣家中的想法只好作罢,康熙最终还是住进了改建为临时行宫的江宁织造衙门。

銮驾好好休整了一夜,翌日天明。

康熙摆开全副执事、銮驾,绵延数里的谒陵队伍向明太祖孝陵出发。

这一举动使整个南京城为之沸腾,民众们齐集街头,大家都昂着头想瞻仰一下皇帝出巡的排场和风采。

许多人一路随着队伍而行,外围的兵丁们也不阻拦,相反还主动维持着秩序。

最终形成了一条长达十数里的庞大队伍,一路蜿蜒从南京城出发前往孝陵。

孝陵是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陵寝,在明清易鼎之际,它的意义异乎寻常,可以说是明朝遗民们的精神象征。

从明亡后一直到此时康熙南巡,每年仍有大量的明朝遗民要来哭陵,过节祭拜者更是不计其数,顾炎武就曾来此哭陵七次,寄托对故国之哀思。

圣驾来到孝陵前边,在三声炮响的欢迎后,康熙下了銮舆,步行踏上了陵前的神道。

诸位文武官员全部在门外下马,恭恭敬敬地从侧道而上。

康熙皇帝一边走,一边对身旁随侍的李光地道:“此山巍峨雄峻,气吞千古,倒是埋葬一代帝王的好地方。”

李光地讪笑一声,没敢接话。

康熙并不在意,缓步拾级而上,眼光一一扫过神道旁的石雕。

根据康熙的命令,江宁官府不仅没有禁止民众跟随观看,反而对此事大加宣扬并邀请了诸多前明遗民们来此观礼。

一时间孝陵上下观者如堵,聚集的民众多至数万人。

康熙的这次谒陵是南巡政治作秀的重要一环,这一行为本身针对性是相当强的,指向的正是那些谒陵的遗民们。

祭奠明孝陵的仪式庄严隆重,康熙以臣子之礼,焚香酪酒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规格之高,态度之谦,让众人不敢置信,引起了观礼百姓的轰动。

陵前四周静默无言,康熙缓缓诵读起他亲自写下的祭文。

被叫来观礼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之中许多人都在明朝做过官,见到康熙皇帝面对着明太祖以臣子之礼行了三跪九叩,大多数人面色复杂,甚至潸然泪下。

一边读着祭文,康熙慢慢酝酿情绪,开始痛哭流涕,不得不中断了诵读,磕磕绊绊如是三次才最终读完了祭文。

而前来观礼的明朝遗民们也纷纷痛哭出声,山下的百姓听闻了山上发生的事情,纷纷跪地高呼万岁。

康熙皇帝面上悲痛,心中却松了口气,心道只需返程时再前往曲阜孔庙来上这么一遭,这次南巡的政治作秀就可以完美收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