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宁府,宁致一个人默默的在院中站了一晚上,而宁小川则是思绪复杂,不知该如何表达,高祯这一走,将整个大奉丢给了高远,太子高远性情温和,能镇住着朝中官员吗?
就在昨天,宁枫宁小川兄弟二人彻夜相谈,大抵也就是围绕着太子登基之后所展开。
“二哥,太子登基后,按照大奉律令,二皇子和三皇子就要封王离开殷都,而先帝的妃嫔也会跟着自己的儿子前往驻地,膝下无子女的也会被宫中送回娘家赡养,等到二皇子和皇后一走,没有了公孙家的制衡,那秦家在朝堂是不就如鱼得水了吗?”宁小川沉眉说道。
宁枫抿着茶水轻声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公孙家没了,秦家势必会趁机染指朝堂,不过太子和陛下不同,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我能感觉到太子是想培植自己的势力,从而达到脱离秦家影响的目的,一旦皇权受到外戚威胁,那就极有可能演化为反叛。”
“二哥,我有预感,太子登基后的朝堂必定会有一场腥风血雨,而这场腥风血雨极有可能造成殷都官员的大洗牌。”宁小川凝重的说道。
宁枫深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新老官员交替,无非就是如此,陛下没了,殷都城内的妖魔鬼怪也就都要显形了……”
宁小川脑海里不断回忆着他和宁枫交谈的画面,确实如此,眼前的这些官员中,哭的最伤心的就要户部尚书严史嵩了,这位一品大臣趴在地上泣不成声,哭的那叫一个凄惨,就连旁边的孟彦和刘威都有些无奈。
看着严史嵩,宁小川无奈的摇了摇头,原来真的有官员能把马屁拍到这种程度,估计严史嵩老父亲死的时候他都没有哭的这么伤心吧。
反观温哲,身为丞相的他站在百官之前,神情淡然,双目微红,两只手叠在膝前,静静的看着眼前越来越近的皇帝棺椁,心中思绪万千。
约莫一个时辰后,先行的御林军缓缓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为首的御林军腰间挂白,手持白幡,在前开路,高远见状,眼泪瞬间止不住的往下流,当即行九叩大礼,身后的百官也跟着行礼,“儿臣恭迎父皇魂归故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远大声哭嚎,身后百官无不动容,齐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
高远跪地痛哭,悲伤不已,身后城墙上百鼓齐响,配以御乐府哀乐,让整个气氛显得格外庄严。
宁小川缓缓抬头看去,半个时辰后,身着白衣的太监,宫女,御林军齐刷刷的出现在道路尽头,而在他们身后的便是高祯的八马圣驾,走时八马而行,归时八骏抬棺。
“天子归来,百官臣服。”韩仲宣尖细的声音回荡在殷都城前,百官再度叩首,齐声高呼吾皇万岁。
韩仲宣快步走到高远面前,红着眼扶起太子,看着太子双眼通红,悲痛不已的样子,这位老太监一阵心酸,韩仲宣轻声道,“太子,送陛下回家吧。”
站在高远身后的高陵听到这话忍不住皱眉看向韩仲宣,但是韩仲宣对此就好像视而不见一般,丝毫不理高陵,最边上的高昌倒是很识相的说了句,“大哥,把父皇带回家吧。”
高远默默颔首,冲着韩仲宣鞠了一躬,随后擦了擦眼泪,来到高祯灵柩之前,默默的拿起早就备好的桃枝,杏枝。
民间俗语,桃枝镇魂入黄泉,杏树招魄归故里;客死他乡之人回归故乡之时,都要后人手持桃杏招引魂魄,为逝者亡灵指引归乡之路,否则魂魄不归,死者难以入土。
高远手握桃杏,在八对童男童女的带领下向殷都城走去。
在高远的身后,二皇子高陵,三皇子高昌默默的跟在太子身后,百官起身低头让路,按照官职大小跟在诸位皇子身后,启程回京。
“一声呼喊,魂归高天,福佑后世黄土冢……”韩仲宣走在高远身侧,大声喊着《九声歌》,让本就庄严的现场更加肃穆。
九声歌起,长魂引灯。
“二声呼喊,魂归圣土,奈何桥前梧桐泣。”
“三声呼喊,魂归地府。阎王账上小鬼走。”
……
“九声呼喊,魂归苍生,百转千折觅春秋。”
九声歌罢,八马入城,天子英魂归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