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文学巨著(第二更求订阅)(2 / 2)

这是萧峰第一次出场,展现了一个凛凛大汉的形象。</p>

杏子林时,萧峰第一次展现了其无敌的武功,命运的惊涛骇浪却也终于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他第一次被揭穿了身世,他被指控不是汉人,而是辽狗,谋害马副帮主的凶手。</p>

那一刻,萧峰的世界观颠覆了。在种种迹象面前,萧峰很难不否定自己,但他却也没有认命,而是展现了强悍的意志,奋力挣扎,苦苦斗争。</p>

然而命运早已做了安排,萧峰越挣扎,越会陷入命运织就的天罗地网之中,越挣越紧。</p>

为追寻自己的身世血统,他陷入弑父、弑母、弑师,身败名裂的境地。</p>

杏子林中,他折刀为誓,有生之年,决不伤一个汉人性命。但聚贤庄一战,为了阿朱,他不得不破了自己的誓言,以致心怀耿耿。</p>

此时,萧峰在大宋已无立足之地。</p>

追寻“大恶人”的复仇冲动,更令他身负累累罪名,身处一片黑暗之中。当天下人都与他为敌,那个义无反顾站在他身旁的阿朱,那个说要“一生一世追随他”的阿朱,便是萧峰黑暗世界里的唯一一抹光。</p>

结果他却亲手将这抹光湮灭了,他亲手杀死了自己这一生中唯一至爱。</p>

小镜湖畔,青石桥上,风雨之夜,雷电交加。一掌铸错,遂成千古遗恨。萧峰撕心裂肺般的狂呼呐喊,再次证明了复仇念头的可怕。即便萧峰,也被它驱使,迷失了心智。</p>

“我要叫你知道,一个人失手害死了别人,可以全非出于本心。”这是阿朱死前对萧峰说的一句话。</p>

那一刻,萧峰清醒了。花树下,身穿淡红衫子,浅笑轻盈的阿朱,为救父亲,更为了爱人,终于以一死从复仇之魔手中拯救了萧峰。</p>

但其实,那一刻萧峰也已经死了,心死了。</p>

若不是还有很多东西东西放不下,比如杀害他养父养母的凶手还没揪出来,说不定他那时就会一死了之。</p>

而凶手绝不是萧峰想知道的,因为他苦苦追查的凶手,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p>

看吧,命运多恐怖!</p>

杀害自己的养父养母,杀害自己恩师的凶手,竟是自己的亲身父亲,可以想象当萧峰知道这个真相之时到底有多痛苦。</p>

在亲手杀死阿朱后,萧峰其实想过消磨余生。然而,英雄在何处都是人中龙凤,受人瞩目。苍茫山下,当萧峰于万马军中取主帅首级,机缘巧合成为辽国的南院大王之时。命运的手再次将他推向了深渊。</p>

当辽国皇帝打算征战大宋之时,还打算命他为将之时,萧峰的结局便已经注定。</p>

这么说吧,大辽皇帝命他攻打宋国,他不从便是不忠。可他受宋人抚养长大,奉命攻宋却是不义;战争会死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无辜百姓,他如果参与,是为不仁;违父之志是为不孝....</p>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就是萧峰面临的选择,难以两全,怎么选都是错的。最后,为了天下苍生,萧峰选择胁迫辽国皇帝,结束战争,自己却陷入了不忠不孝当中,又有何脸面存活于世?</p>

死对别人而言或者很可怕,但对萧峰而言却是一种解脱。他终于可以不用忍受身世的折磨了,也终于可以没有遗憾地去到九泉之下与阿朱相见了。</p>

就是可惜了一代英雄。</p>

少室山上,萧峰说过的一段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p>

兵凶战危,世间岂有必胜之事?大宋兵多财足,只须有一二名将,率兵奋战,大辽、吐蕃联手,未必便能取胜。咱们打一个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却让你慕容氏来乘机兴复燕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立功业。</p>

看,这就是萧峰的价值观。</p>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或许是对萧峰最好的评价。</p>

不得不说,落秋真的很厉害,他用一次次两难的境地,他制造了一次次矛盾冲突,一步步将萧峰推向深渊,却也将一个有血有肉,侠肝义胆,爱国爱民的铁血大汉展现到我们眼前,让人为之侧目,为之惋惜。</p>

这部《天龙八部》,真的已经超脱网文小说的范畴,乃是一部文学巨著。里面不单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武侠世界,也对人性、价值观,民族矛盾,家国情怀,做了很多描述,真的很发人深思。</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