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木牛流马,南中叛乱(1 / 2)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757 字 2023-05-02

骑兵的训练成果令诸葛亮十分认可。

这些骑兵可不是简单地在用稻草人进行模拟对战,而是进行全方面的战术训练。

他们本身就都是刘备当初在凉州汉中组建骑兵时的精锐骑士,以西北雍凉地区优秀的汉人骑士加上少数羌氐精锐组成。

在与曹操的关中之战中,他们是有过精彩发挥的。

因此骑兵们都是百战精锐,上过战场。只不过以往张飞马超作为骑将打仗,根据自己的意图来交战,缺乏一定的战术训练和组织能力。

所以现在在这里重新训练,就是提高他们的战术执行力,把他们从百战精锐的老兵,凝聚成一群服从命令的强军。

在这样的刻苦训练下,士兵们的凝聚力都加强得很快。沉晨又以很多门下弟子充任中下级军官,做政治宣扬课程,告诉士兵们他们为何而战。

结果就是底层士兵有了信仰,他们明白自己是在为了大汉百姓,为了自己的家乡能够和平,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妻儿家人奋力拼搏,因而战心士气颇高,训练极为卖力。

诸葛亮在妫墟乡军营待了三天,走遍了全营,然后在沉晨和李严的陪同下,往北视察了褒斜道、陈仓道、傥骆道以及子午道,真正了解了汉中四道的艰难险阻。

到六月份,褒中县县衙府邸之内,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视察,诸葛亮两次来往于陈仓道和褒斜道,今日上午,才刚刚从箕谷回来,就召开了运粮问题会议。

诸葛亮坐在主位,下方沉晨、黄忠、李严等人纷纷就坐,众人到齐之后,诸葛亮才认真说道:“这三个月来,沿着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走了数次,吾以为,能运粮者,只有陈仓和褒斜道。”

“是啊,兄长和我想的一样。”

沉晨先是赞同,随即又叹息道:“陈仓道道路宽敞,是开阔大道,元直做汉中太守的时候,就一直在休整道路,尽量保证所有路途近乎平坦。虽然当中有一些难行之处,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好走,甚至还有一部分西沔水可以船运,利用沔水能将部分粮草送至武兴。唯一的问题就是,太远了,要从南郑运到阳平关,再从阳平关至河池,最后一路北上至陈仓,有一千二百里,结结实实绕了一个大圈,以至于粮草运行极为缓慢,以牛车、驽马车运粮,亦不过是日行二十里,若是大军出动,以陈仓道运粮,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驽马和牛车,光用人力的话,又如何能支撑起整个北伐的粮道呢?”

大军运粮并不是一次性把粮食运过去,而是源源不断的运粮。按照《居延汉简的记载,汉人士兵一个月耗粮三石,不过那是以粟麦为标准,汉中现在是产稻区,因此一个士兵每月耗粮为两斛,也就是两石。

如果出兵十万,一个月耗费的粮食就是二十万石。然而这只是基础,人吃马嚼,还有运粮的民夫和辅兵同样也需要吃饭,即便打个对折,也得十万石,更别说还有食盐、腌菜等。

也就是说,十万大军的总体消耗一个月要耗费三十万石粮食以上,汉朝一石一百二十汉斤,一汉斤约223克,折今天约27公斤,大军一月要吃810吨粮食。

《居延汉简还有记载,一辆牛车能拉25石粟,三十万石得用一万多辆牛车来拉。

坦白来说,就算有那么多牛车,也只能走陈仓道,一千二百里,牛车每天走个三四十里路,也得一个月的时间,再往返拉运,中间会有很长的空档期,前线大军都得饿死。

最重要的是这还只是从汉中出关中这一段,出了关中之后再到长安还有四百多里路呢,即便是出了陈仓后是一片平原区,不像山地那么难走,速度会加快许多,但也会极大延长补给线和粮道线,加剧他们的粮草供养难度。

这也是为什么沉晨觉得粮道问题棘手的缘故。

虽然他改进了鹿车,也就是独轮车,但再怎么改进独轮车的载重还是远不如牛车,要调动的民夫就更多,至少得七八万以上的民夫不断往返运粮,才能够保证前线十万大军的粮食不断供。

所以这事很难办。

不过沉晨想起了他曾经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非常厉害,司马懿曾经十分惊叹,一个牛车居然可以自己行走,载一岁之粮,日特行数十里,群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这说明一辆木牛流马可以载重24石稻米,即便每天只走二十里路,多造点木牛流马,每辆木牛流马相当于半辆牛车,只需要四五万民夫,就能够保证前线的运粮了。

另外他记得电视剧里说过,木牛流马走的是褒斜道。

褒斜道可太近了。

六百里。

每天走二十里,两万只木牛流马,二十五天的时间就能把五十万石粮食送到前线,这还得了?

因此沉晨才急急忙忙找诸葛亮来搞定这个问题。

不过诸葛亮并没有立即就给出答桉,沉晨心心念念的木牛流马,他也没有马上提出来,而是先问道:“晓卿,你之前自己有做过打算吗?”

沉晨想了想道:“有,陈仓道适合大规模运粮,所以我曾经想过建造四轮车,四轮车载重更大,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不能转向,灵活远不如两轮车。转向轴我一直没搞清楚该怎么做,也许就算搞清楚了,木制转向杆恐怕也不行,得用铁器。”

华夏古代少有四轮车,不是有技术门槛造不出来,而是四轮车远不如两轮车那么灵活。后世汽车用的转向轴是用齿轮做的,沉晨是搞建筑设计,不是搞汽车技术,对这一行纯属门外汉,只能自己摸索。

“转向四轮车?”

诸葛亮轻摇了一下羽扇,凝思了一会儿说道:“我记得晓卿以前跟我说过齿轮,这东西也许用齿轮可以做出来。”

“我也是这么想的,其实做齿轮没那么麻烦,造个模具灌铁水就行。问题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把齿轮用到转向上,唉,早知道当初学理”

最后那句话沉晨声音小了许多。

诸葛亮诧异道:“什么?”

“没什么。”

沉晨摇摇头。

他是建筑设计师,是学美术专业出身,当初也是学的文科。

而齿轮应用大抵得理科生才能搞定。

或者说,也没那么麻烦,初中物理的力学就能够利用齿轮把转向四轮车造出来。

偏偏沉晨都大学毕业不知道多少年了,初中那点知识早还给老师了。

所以他才觉得脑壳痛。

诸葛亮想了想道:“兴许我有办法,你让工匠先把我要的齿轮造出来试试。”

“我有一些现成的。”

沉晨扭过头对门外的单彝道:“懿德,派人去一趟妫墟,把所有的齿轮拿来。”

“是。”

单彝就去派人拿。

褒中到妫墟一百多里,现在已是下午,即便快马去取,也得明天才能到了,所以转向四轮车的问题就先搁置一下。

诸葛亮沉声说道:“我以为,陈仓道可以用大车运粮,转向四轮车的事情待我之后再想想办法。褒斜道则可以用小车运载,栈道往往是数十里平行,上下有阶梯,每数十里扎一营据,用四轮小车上置方囊,把粮草运至营据,往返不断,晓卿觉得如何?”

数十里扎营据?

沉晨思索着,按照诸葛亮的理论,就是每多少里搞一个小据点存放粮食。然后士兵就用超市那种小推车一样的东西不断从前后两个营据往返,将后面营地里的粮草送到前面营地,形成流水式作业,将大幅度缩减运粮时间和成本。

主要也是褒斜道基本以栈道为主,六百里光栈道就有三四百里之多,历史上赵云为断后,烧毁栈道一百多里,后世汉中市修复出来的石门栈道,就能够一窥当年褒斜道栈道的风采。

所以诸葛亮提出用小推车在栈道上这样往返运粮食,就不需要再担心运粮车在栈道上遇到阶梯没办法爬上去的问题,直接在阶梯附近修据点,或者将粮食进行传递交换,把后面的粮食送到前面的空推车上,继续往前运粮就行。

如此一来粮食就会源源不断。

唯一的缺点就是运粮规模比较少,每次估计也就百斤,载重只有大车的五分之一。但好处也很明显,一个是运粮速度快,另外一个自然是成本低、效率高。

“嗯。”

沉晨觉得很有道理,点点头道:“可以试一试。”

“那便如此。”

诸葛亮说道:“我先将图纸以及物品画出来,晓卿可去褒斜道先布置据点,待我把实物做出来之后,自可一试。”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