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黄昏,无边海内陆,九华山下,大石镇。
镇子东头的悦来茶馆旁边,有一个茅草搭的小书棚。
书棚内六岁的顾明和五十多岁的书棚老板一人分别捧着一本书,各自摇头晃脑的读着。
顾明看的是一个江湖人写的游记,这本游记里面写了无边海各地的物产风俗,内容详实有趣,顾明的小手隔一会翻一下,连看几个时辰都没停下。
偶尔遇见一两个不认识的生僻词汇时,顾明就会询问躲在书架柜台后面的书铺老板。
每每此时,书铺老板都会慌乱地把封面写着圣人经典,里面却印刷着三两成对的小人画本给放下,认真地给顾明解释读音含义。
不过除了顾明提问之外,即便书棚里来了客人,书铺老板也不会抬头一下。
届时自有顾明上前去招呼客人,顾明肉肉乎乎的小脸外加其大大方方,说话清晰有理的早慧模样倒是让客人更愿意多买几本他推荐的书。
原来这书铺老板是顾明的三叔公,其小时候也是个四周邻里都夸的天才,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时精通诗词歌赋。
可惜他只会死记硬背,所写文章死板空洞,无法明白考官试题真意,多次参考却屡试不中,后来更是听见考试都害怕的打哆嗦。
三十多岁的他还是一事无成,既无功名在身,又无一技之长。后面干脆把名下田地都卖给顾明爷爷,自己在镇子里支了个茅草屋棚,开个书摊维持生计。
镇子每晚亥时就会宵禁,许多单身汉夜里总觉得空虚无聊,顾明的三叔公靠着偷偷卖点风月,房事插图之类的倒也能勉强养活自己。
后来顾明出生后,家里人见他抓阄抓了本书,就把顾明拜托给他三叔公负责启蒙了。
顾明悟性极高,又耐得住性子安静看书学习,三岁便能识文断字,四岁就能背诵大段大段的诗词歌赋。
不过这三叔公不愿顾明和他一样,被圣人经义所累,所以自顾明启蒙识字之后,给他安排的读书任务多是游记杂谈一类,倒是让原本安静沉稳的顾明多了一份内秀活泛的性子。
后面三叔公见顾明见人接物比自己都还要有章法些,干脆书铺这迎来送往的活计都让顾明干了,生意反倒比自己经营时还要好上几分。
“明儿,天色不早了,把食盒和明日的饭钱给你母亲带回去吧,今天生意可以,让她明天给我加一份爆炒田螺,我下酒吃。”
“好的三叔公。”顾明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带上今天吃剩的食盒和三叔公给的两个铜板回家了。
夕阳下,道路两旁的树影被拉的老长,顾明迈着腿踩着光影向家走去。
顾明家在镇子外面,离书铺也不过一炷香时间的路程,镇子中有九华门仙师轮值驻守倒也安全,所以家里人在顾明四岁后就不再接送,让他自行来往。
顾明每天早上提着母亲准备的食盒去书铺读书、帮忙,傍晚又收拾好东西回家去。日日如此,这条路闭着眼睛都能走个来回。
但是今天所读那本游记着实有趣,不光记录了各地风土人情,还写了一些与仙师有关的奇妙故事,其作者笔力深厚,让顾明看的时候感觉身临其境,一不留神今日竟晚了时辰。
顾明知道世界上有修仙之人,且镇子里就有一个九华门的驻守仙师。虽然未曾见过,但是听父亲说远远看上去没什么特别,没见过仙师施展过什么仙人手段。
但依据游记所写,其作者见过数名仙师悬于天际,脚踏各色异光,举手投足间便可以召唤巨木滚石,一盏茶的功夫就将一只似象非象,长着牛头蛇尾的怪物杀死。
在顾明回味书中有趣之处时,夕阳已经悄悄下山了。
“得快一点走了,不然就赶不上晚饭了。”顾明心里想着,脚上步子也越迈越快。
天暗得很快,入秋后的晚风刮动着道路两旁的树枝凄厉的响着。
忽然,一阵黑云随风飘近,一股凉意自顾明脖子衣领钻进,瞬间冷透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