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摸底测试了。周道安心里是有准备的,他猜想过这摸底会考些什么,以现场的情况看,肯定没时间考长篇大论,要考现场作文,难免学生会用宿作来应对,这样就没有考察的效果了。所以,考官肯定要取巧。
点评诗文,算是符合取巧的一种题,只要不是什么流传千古的名篇,学生很难事先准备。现场应对,最能体现学生的眼光和素养。
周道安稍稍松了口气——对这种题,没有固定答案的,其实他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怎么说他前世也是正经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学的也是文科,还有点文艺青年的样子。见识上,一首诗的好坏,他还是看得出来的。眼下,只要答的靠谱,也就够了。
“爱他春盛不争春,待到春来敝此身。零落尘泥无觅处,流芳何用葬花人。”
接过来的稿纸上用清秀的毛笔字写了这么一首七言绝句诗,没题没作者,显然就是不见于任何记载,或者干脆就是新作诗。
周道安随付夫子恶补了一段时间的功课,知道这个世界汉域的文化和华夏古代很接近,故而他自己学起来也有不错的基础,可以事半功倍。
以诗歌来说,汉域的流行以诗为主,词这种形式还没成为主流,更多是根据音律来变化句子长短,没形成固定的词牌和模版。诗,则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类似于华夏的盛唐,诗歌的形式、内容都极其丰富,也是文人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首诗并不难懂,无非就是借花自喻,抒发作者清高自傲、不争名利、甘于奉献的情操。只不过全文没写是什么花,但想来也就是梅、菊这样的君子花。最后一句的葬花人,应该是个典故,周道安不好硬猜,但肯定不是指向林黛玉……
稍稍一琢磨,周道安便知道该怎么评了——华夏诗歌可太丰富了,类似情怀的数不胜数,选几首相近的,把后人评析复述一下就可以了。也不必照搬什么王国维这样的大家点评,取个中,到位又不显山露水最好。
有了计较,周道安便轻咳一声,准备开口。
谁知第一个字还没出口,就有一道高调的声音响了起来——
“仅用白话点评一首小诗,有何难处?信口胡诌之辈也能说上一两句的。我观此诗,心有所感,和诗一首,可作为点评否?”
不用回头,周道安也知道,这讨厌的声音的主人便是那夏家小子、夏承荫。
夏承荫也准备主修“文”的,因为他其实和周道奇的情况类似,肚子里没什么墨水,更无特别的才华天赋。但自己的老爹是大文豪,夏家便以书香门第自居。
夏承荫全无老子的天赋,又不用功,在夏老太爷的溺爱下,文不成武不就。但他又不似周道奇,没水平就没水平,也不装文化人。他反而很喜欢装象充能,让别人对自己高看一眼。
因为夏太傅,夏家本就聚集了一帮文人墨客,夏承荫甚至都有了自己的“文人智囊团”,平时这些清客们有什么作品,夏承荫就随便取用,充作自己的作品。甚至直接找人代笔捉刀,应对一些诗会文会什么的……久而久之,夏承荫已经习惯了自诩为“文学天才”,拿着放大镜看孙子优点的夏家老太爷也深信这一点,而远在雍京的夏太傅因为不了解自己儿子的成长进程,没有亲自监督孩子学习的机会,但本着“父母都乐意相信自己的娃是天才”的原则,也以为夏承荫遗传了自己的天赋……
当然,这个“美丽的误会”只存在于夏家,外人对夏承荫的认知,还是很客观的,只是谁也不乐意去碰夏家的霉头,都默契地不说破。
来予章公学,他本来就是冲着任夫子的名号去的,想着如何尽快吸引任聪的关注。谁知道任老夫子也真配合他,一开学就搞分班制,这不等于把所有老生都打散,重新编排吗?那么自己这个新生就没有面生的劣势了,同一起跑线,大家立刻就能竞争起来!
夏承荫既然自诩为“小文豪”,爱诗歌,所以也把“文”字科当作是好去处。刚才他让手下快速转悠了一圈,知道“文”字科最适合自己,就一直钉在这里,暗中观察其他学生前来“面试”的情况。观察了一会儿,他已经知道了孟教员口试的三道题,便和那仆人暗暗商量起来。
这长手长脚的仆人是夏家家奴,从夏太傅发迹起就在夏家了,跟过夏太傅一段时间,后来才特意被调来“辅佐”小少爷。此人是修行者,耳濡目染之下,对文化也有一定的水平。
夏承荫想“一炮打响”,就憋着在这儿准备弄个大动静!刚刚逼着家奴快速做了一首诗,正好他早就想找麻烦的“周家小子”前来面试,灵机一动,一个拉踩的计划就诞生了。
以诗为和,作为点评?这倒是很考验文学功力的。孟教员目光一转,看向了正大步走上前的夏承荫,内心立刻明白了几分。他面上没有丝毫情绪表露,依旧微笑着,和气地说道:
“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