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寻琴记(三)(2 / 2)

这是明显的高烧症状。

大床边上的床头柜上,摆着许多的瓶瓶罐罐,里面散发出各种药味,应该是之前的医生留下的,显然,这些药物都没什么效果。

周道安看到了病人,反倒是不急了。他先是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周遭的情况,才走近了病人身边,摸了额头,烫得惊人,又掀开被子在病人的腹部按压了一会儿。

由于这位老妇人已经半昏迷状态,所以周道安的问诊很难进行,仅靠小阿布和侍者们七拼八凑地,才将老妇人的病情说了个大概。

这老妇人腹痛已经有快1个月了,早先并不严重,后来也是胃部和肚脐周围产生痛感。看了医生,按腹痛肠胃病来治,却并没有效果。之后,老妇人开始恶心、呕吐,并开始发热、寒战,到了最近这几天,发热已经到了很恐怖的程度。后面的医生全部按发热感冒来治疗,又统统没有效果。

周道安一边听,一边用手继续按压着老妇人的腹部周围,直到他按压到病人肚脐右侧偏下的位置时,那原本迷迷糊糊的老妇人却一下叫出声来!显然周道安触碰到了她的痛点。

这一叫,也让周道安顿时拿准了老妇人的病症——阑尾炎。

他其实早先听到腹痛、高烧、久治不愈反而越来越严重这些词汇时,就已经有些怀疑。再通过触诊,立刻就确定了症状。

阑尾炎在后世就不算是个大事儿,手术也很成熟。就算周道安在上一个任务(雾都开膛手)时,都跟着威廉医生操作过这种手术。即便当时也只是“阑尾炎”这个概念提出来的2年之后,欧洲的发达国家差不多就都已经掌握了手术方法。

但是在公元8世纪,距离阑尾炎的概念提出都还有1千多年,彼时的人们根本对此病没有概念。医生们将老妇人当作是肠胃病、发热症来治,也是因为医学知识的局限。

何况,此时距离阿拉伯世界的几位神医诞生时间都早——阿拉伯医学标志性的人物拉齐要在9世纪中后段才出生;里程碑式的阿维森纳则要到10世纪末才降世……阿拉伯医学的繁荣时代还未开启,小阿布老爷的母亲自然就成了疑难杂症的那一类人群。

心中有数,周道安也就不慌了。一场阑尾炎手术,他自问在“实习学习”和莱克特医生的手术刀双向加持下,是完全可以胜任的,难的在于布置手术环境。

这边周道安在思考,那边小阿布则在观察他的脸色。先看到周道安露出了然的表情,就知道这事儿有谱,东方神医应该有办法,内心顿时一喜;随即,又看到周道安脸色凝重起来,顿时心里又一凉……

“敢问……这病很麻烦吗?还有得治吗?”小阿布看着周道安思考了好一会儿也没说话,忍不住问了起来。

周道安斟酌了一下措辞,才开口道:“这病我知道,也可以治。不过确实有些麻烦……”

听到周道安肯定“可以治”,小阿布的脸色立刻缓和了,他直接没将后半句当回事,立刻拍着胸脯道:“贵客莫担心,不是鄙人吹嘘——只要您能说出需要什么药材,我便是搜遍整个巴格达、甚至整个大食国(引用唐国的叫法),也可以买来!”

周道安微微摇头,“阿布先生误会了。此事麻烦的并不是药材,而是准备的器材和设施……”

接着,他开始一项一项说起来:

首先,是消毒。现代医学当然有无数种消毒方法,古代其实也有,但相对简陋。无论是开水蒸煮、中药制剂(比如艾草、藿香、雄黄、雌黄等),都能起到一定的消毒效果,但都不如酒精方便高效;

其次,是手术环境。最重要的一点,是无影灯。小时候虽然学过《爱迪生救妈妈》的课文,但这只是故事,能不能照着操作,达到手术标准,很难说。最主要的是,威廉医生的手术年代,已经有了工业灯,这个年代却还指望蜡烛、油灯,光亮度上差了好几个档次。

最后,是手术器材和人员——止血钳、拉钩钳都没有,用什么替代?另外助手从哪儿找?总不能让周道安一边动刀子一边拉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