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寻琴记(五)(1 / 2)

“亲爱的周,请允许我介绍……我父亲从大唐带回来的、最珍贵的宝物之一——大唐皇帝御用宝琴!”

小阿布两三步跨到黄色的绸布边上,并不急于揭开绸布,而是用手抚摸着光滑的绸缎,再用声情并茂的方式讲解了一番此物的由来。

“20年前,我父亲足足耗费2年时间,从巴士拉出发,从印度洋、过马六甲,到了东土大唐。当时,唐国正是盛世时期,我的父亲留在那里待了一阵……唐国的繁华,让他差点就不想回到巴士拉了。

“后来,唐国发生了内乱,我父亲才决定回到故乡。当然,彼时他已经在唐国待了四五年,甚至面见过唐国的皇帝,对那片土地上的风物了解很深。战争打响时,唐国上下都是乱的,我父亲趁机搜罗了不少宝物……其中,就有这一张、大唐皇帝命宫中匠人制造的御用之琴!

“当时,你们大唐的皇帝有一位宠妃,容貌绝美,精通音律、舞蹈。宫中常常要举办大型的歌舞节目,水平非常非常高……这张琴,正是为此而设计制造的一批乐器之一。

“可惜,这批乐器还没正式问世,内乱已经起了,在大唐皇帝仓皇逃出都城之时,这些乐器遗落到了民间。辗转几番,其中这张琴,才到了我父亲手里。

“我父亲一眼就认出这琴的宝贵——因为它是踩着盛世的尾巴‘出生’的,在它的身上,用了盛世时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艺……即便后来老皇帝下台,新继位的皇帝命匠人再按照这张琴的标准、重造一批宫琴,也再没有一张比得过了。毕竟内乱之后,这个曾经强大的王朝,也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无意冒犯您的祖国,但我说的都是转述我父亲的话。据我父亲说,在他离开唐国之前,内乱还未平定,其间毁掉的珍宝,是留下来的十几倍!当时许多有能力的人,都在民间搜罗宫中的宝贝,我父亲也只是其中幸运的一个……”

听小阿布这么说,周道安明白,他话中有两层意思:第一,这张宝琴的得来,并不是老阿布通过非法手段谋取,而是在战乱时搜罗到的。历史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华夏到今天仍然在寻找这些历史上遗落在外的珍宝,对内,用的是“迎宝回国”,实际上,则是“回购”。

小阿布说了这么一番,意思就是,我父亲辛辛苦苦得来的宝贝,是不能轻易“还”给你的,你得来买。

第二层意思,这琴是后无来者的!即便后来大唐皇帝仍旧打造了一批新琴,也只是仿着这把“祖宗”来做的。因而,它的宝贝程度无与伦比,更有历史意义!因此,周道安要“交易”,价格还不会便宜。

但,不可否认,经过小阿布一番“广告”,周道安的胃口已经完全提起来了!

说到唐琴,在周道安的认知中,赫赫有名者如“春雷”、“九霄环佩”、“独幽”、“太古遗音”,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而结合小阿布所说的这张琴背后的历史,周道安也想到了一张举世闻名之琴的名字——

大圣遗音。

大圣遗音是唐肃宗刚继位后造的一批宫琴,当时大唐正在“安史之乱”时期。但由于造琴的匠人还是由盛唐开元、天宝时代过来的。因此,所作“大圣遗音”依然保持了盛唐时期的风貌,具有秀美而浑厚的气度。由于古琴的七根弦、皆为圣贤所创造,故而为“圣人之遗”,此琴由此得名。

按照小阿布的叙述,周道安认为,大圣遗音是最符合其中历史背景的。事实上,周道安也不知道,历史上真有一位阿布·奥贝德的阿曼航海家,在公元752年抵达了我国的广州,成为第一个被写入华夏史书的阿拉伯人。他只是根据小阿布所叙述的时间线,以及“内乱”、“老皇帝下台,新皇帝继位”等关键词,锁定了这段历史背景下所关联的唯一可能的名琴——大圣遗音。

现在,故宫中仍然存有一把大圣遗音,这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但若按照小阿布的叙述,那把大圣遗音,还只是眼前这张琴的“后仿品”。

“我可以先看看它吗?”

周道安咽了口口水。

“噢!当然!”小阿布满意地从周道安脸上读出了“渴望”,他豪爽地一笑,用一个潇洒的动作,揭开了盖住琴的黄绸布。

这是一张“神农式”琴(古琴款式之一),琴面为桐木斫,形状浑厚略呈椭圆。通身漆成黑色,但木质隐隐泛出栗色的光芒,显得内蕴十足。这琴的断纹不似后世故宫所藏的“大圣遗音”,呈现蛇腹断间牛毛断,而是光滑细腻中透出一点点梅花断纹的影子——所谓琴不出百年不出断纹,这张琴问世也才几十年,但已经隐隐有断纹出现,可见其木材选用精良。七根琴弦配合青玉所造的玉轸,泛出油润的色彩,可见被经常保养。

“我可以上手看一下吗?”周道安深吸了一口气,内心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