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很美,只是丁荷再也看不到红肥绿的美丽世界。
行走在山路,只是冯伯驹再听不到鸟语的美妙清唱。
可怜巴巴的俩孩子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中年男子吸取了经验,晚上睡觉把俩孩子绑起来,这样便不用盯着。
一般情况,他们在一个地方也就待个十天半月,待的时间再长的话,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捐赠也就不那么踊跃。
丁荷和冯伯驹并没放弃逃跑的机会,只不过俩个孩子绞尽脑汁也没用,中年妇女和中年男子稍不顺心就会拿俩孩子出气,可怜的俩孩子,白天在大街上卖力讨好,为了一枚铜钱也要哭天喊地地表演。
这一年,丁荷十一岁,由于营养不良,外人看来也就六七岁的样子,冯伯驹更惨,由于耳聋会犯许多小错,只是每当他办了错事之后总会被两个人面兽心的一顿暴打,久而久之,已经习惯了这种虐待,虽然表面上顺从可心里早骂个狗血喷头。
那夜,中年男子依旧喝个酩酊大醉,雷声很大,雨越下越大,破庙里不时有墙皮落下来。
丁荷凑进冯伯驹说,趁着大雨,我们应当再试一回。
说话间丁荷手上的绳子已经落在地上,原来她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墙角把绳子磨断的。
俩孩子小心翼翼的出了庙门,也在这时,破庙轰的一声塌的干脆,俩孩子在雨中高兴的跳起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雨过天睛之后,俩孩子从瓦砾之中找到中年妇女随身背的包袱,里面全是俩孩子的血汗钱。
俩孩子急着往南赶路,他们早听俩人贩子说,南方经济发达,只是俩孩子走过了头,到了灵石城。
……
对于受过苦的聋爷爷瞎奶奶来说,受西门三郎虐待的那些苦也不觉得苦,受过苦的人根本不会害怕受苦,这也是为什么俩老人能够一直忍让西门三郎的原因。
只是人老了就有回家的想法,虽然丁荷的眼瞎了,可是四岁时的记忆还是深深烙在心里,家里药材的味道一直留在她心里,这种味道到死也不会忘。
他家是种药材的。
丁伏高兴地看着丁荷,说,老爷夫人为了找小姐已经用光了积蓄,他们已经去了二十多年了,临走时交待说,宅院的一切都要保留,只等小姐回来。
丁伏双眼落泪反复说着,终于等到小姐回来了!老爷夫人应该能看到的。
应灵石也是眼含热泪,黄莲苦,但不如聋爷爷瞎奶奶命苦。
瞎奶奶这时念叨着,回家了,回家了,以后再也不出门了。
应灵石想,如果俩老人在这里安度晚年,岂不是件好事?
不如随二老的意。
应灵石这时对丁伏说,二老也算落叶归根,需要有人伺候,这里你熟,找些老实本分之人,不要怕花钱。
丁伏愣了下说,我孙女乖巧伶俐伺候小姐姑爷没问题。
应灵石说,一个人能行?
丁伏略停片刻说,我那儿媳妇也可以过来帮衬。
应灵石快言快语地说,不如叫你儿子也过来,有个照应。
丁伏这时脸一沉说,儿子一年前去了。
应灵石真想扇自己几巴掌,一句话勾起了老人家的伤心事。
应灵石这时说,就这样,我每月给你们五十两的生活费。
丁伏这时摇了摇头说,应公子,用不了这么多,我们几人一个月五两银子足够,打上过年过节置办衣帽,一年一百两足够用。
每月五十两太多。
应灵石一听丁伏这话心里暗赞到,多么实诚的老人,不用看他儿媳妇和孙女,绝对差不了。
“奶奶,以后你们就在这里享福吧,我有空会来看你们的。”
其实应灵石还是有些不舍,聋爷爷瞎奶奶太不容易了,从此以后开开心心生活才是最好的归宿。
晚上,丁伏领着孙女和儿媳过来,俩人穿着朴素,虽然不是新衣服却是干干净净。
丁伏介绍说,这是应公子,是他赏给我们饭吃,给应公子见个礼。
丁伏虽老,却不倚老卖老,这么多年诚信为本,不照顾这样的人说不过理去。
应灵石这时拿出二百银子说:“奶奶,你们在这里安享晚年吧,不要舍不得花银子。”
聋爷爷看着银子告诉瞎奶奶说,应灵石留了二百两,太多了。
瞎奶奶摸应灵石说,我们用不了那么多,银子在你手里有大用,听奶奶的,留下一百两银子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