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教育普及的副作用(1 / 2)

(),

“一个小姑娘,能有这种见识,真是难得啊。”王大喇嘛感慨道:“我们的教士,要是都有这么虔诚地信仰,国家也会少很多麻烦了。”

“她的师父们,能教出这样的弟子,也不是一般人啊。”彼得神父很是赞同:“而且您发现了没有?她们一个村子里,就有一位熟悉史书的学者,一位有丰富社会阅历的僧侣,还有一位能传授军事技能的女祭司。”

“这是什么村子啊,也太神奇了。”他评论道:“她说自己是村姑,但说实话,很多欧洲的小贵族,都未必有这个教育条件。这村里的老师们,能教出好学生,也是正常的事情吧。”

“不是一个村子。”唐赛儿见他们夸自己,连忙指正道:“大先生是隔壁村的。俺们一个村请不起先生啊……”

“那也很离谱了。”彼得神父还是摇摇头:“我们罗马,现在都只能依靠军队来推动教育,大部分教书先生都是退役军官兼职的。什么时候能做到你们这种程度,也就算成功了。”

“这个只能慢慢来了。”王大喇嘛倒是很有数:“这两边差了两千年的功课呢,咱们从秦汉开始,慢慢补吧。”

“我虽然学识也疏浅,但这些年为了工作,还是看了不少书的。在诸子百家的同时期,希腊先贤们也兴起了哲学研究,出现了很多学者。而两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教育了。”

“从孔子兴私学开始,中原的教育一直发展很快,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希腊人虽然也开办学园,但这只是进行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地方。民间的教育发展很慢,教育方式也依然还是很古朴的状态。”

“一直到前朝的时候,也还是如此。在大都,国家和教会创办的几所大学,底蕴丰厚,名声也很响,整个地中海世界,都有人慕名来学习。但大学以下,就没了。”

“中原政权可以从民间得到大量受过教育的人,稍微培训下就能胜任各种职责。但在当年的罗马,只有条件优越的豪门世家,才有足够的条件完成这些基础教育,去大学进修。所以,罗马虽然有一套官吏任用的制度,但大部分时间都没法维持。国君稍微弱势,就很快会变成西欧式的贵族。”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区也一样。波斯人同样有官僚体制,但他们的官僚比罗马还更进一步,已经形成了世袭的稳定集团。这也是因为,那里并没有基层教育,培养人才靠家族内部父子传授。结果自然只能如此了。”

“波斯和罗马也都是古老的文明了,这么多年,居然没人想过学学人家……”彼得神父嘀咕道。

“学不来啊。”王大喇嘛倒是很干脆:“学习文官制度很简单,甚至学习科举都不难。君士坦丁堡大学也有考试,人家毕业是要写论文的。这其实就是宽松一点的策论,不见得比人家落后多少。但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

“知识被贵族垄断,对一个国家来说很麻烦。但如果被民间获取,那很可能就是灾难了——哪怕对民间自己来说,都是如此。”

“平民获取知识之后,就不会沿着你教的那套来了。人家有自己的心思,会自己去寻思的。”王大喇嘛拍了拍胸口:“咱们也知道,有知识的人比没知识的人更能打,她们老家不也是这样?你看,村里有这几位先生,把大家组织起来就容易了很多,官府的一大串计谋也直接失败了。”

“但是,那里是中原,是个很特殊的地方。”他提醒大家:“之前,罗马公教教会再次给我们发公文,希望我们配合他们,禁止用各地方言翻印经书,或者用方言记录相关的注释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