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的抉择(1 / 2)

匪殿下 壹两二锅头 2920 字 9个月前

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叶鹰几乎没睡上几个囫囵觉,要是瘟疫真在颍州府传播开来,他便是将是这片土地上的罪人。

还好,事情慢慢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被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随着他们加入为病人服务队伍的行列,颍州府军民的压力越来越小。而叶鹰最担心的瘟疫传播问题,在颍州军民严守死守之下,也没有传播开来。

这些日子来,死亡的病例越来越少,绝大多数人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恢复健康从小屋里出来了百姓越来越多,大夫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治病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

看到这些喜人的变化,叶鹰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终于有精力将目光放在这些已经康复的百姓的安置上。

而叶鹰之所以花这么大功夫帮助这些百姓,除了不忍心看他们活活病死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让他们到颍州来发展。

在颍州各县官员的安排下,康复的百姓被分批安排到各县去参观,让他们看到颍州的变化,并让他们自己去和当地百姓交流。

看到颍州各县成片成片涨势良好的庄稼,在听说在这里种地,每年只需交上不足大宁其它地方一半的税赋,这些来自滁州和宋州的百姓羡慕不已。

而那些读书人,听说这里选取官吏,并不是靠家族的推荐,完全靠真才实学去考,他们也开始动了心。

而这些来自各县的官员们,在带领这些百姓参观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阐述着自己的执政理念,还有烈鹰军总部对各级官员的要求。这让许多一起参观的百姓感触良深,这里的官员大多是贫困百姓出身,与那些大家族培养出来的纨绔子弟的确不同,他们才是真正了解百姓疾苦,能够切实为百姓着想的人。

在带领这些百姓参观之后,各县官员正式向这些百姓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颍州来发展,可以享受和颍州百姓同样的政策和福利。

经过几日的参观,这些康复的百姓已经被这块土地深深地吸引,和他们以前所在地方官员们的蝇营狗苟和冷漠无情相比,这里才是他们向往的地方。

在这种想法的引领下,好多百姓当场决定,马上回到原住地去收拾东西变卖财产,举家迁到颍州来发展。甚至还有一些身无长物的百姓,甚至连家都不回了,就在颍州安了家。

当然,还是有一少部分故土难离的滁州和宋州百姓,想要返回家园,对于这些百姓的选择,颍州府的官员们也表示支持,任由他们离开颍州,并且表示以后想要到颍州来发展随时欢迎。

又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隔离在各个小屋里的病人,除小部分病重实在无法治愈的病人死去之外,其余的人都恢复了健康,重新获得了自由。

….

从瘟疫开始到这场灾难的结束,先后涌入颍州府的百姓八万多人,其中有接近四万人都染上了瘟疫,但最终因病死亡的人数只有六七千人。

对于这种重大疾病而言,能够只有如此少的死亡率,那确实是十分罕见了。好些人在震撼颍州府的壮举之时,也对这块土地上的人充满了感激之情。

而最后,有接近五万人选择留在了颍州发展,这对于严重缺乏人口的颍州府而言,无异于一件天大的好事。

此时,烈鹰军上下也终于放下心来,庆幸之余,大家开始赞赏这个年轻领导人的英明决定,正是他力排众议,使得颍州府成为大宁各地百姓向往之地。

还有一件事情,是叶鹰和烈鹰军众官员都没有想到的,这些曾在颍州治病的百姓,无论最终有没有留在这个地方发展,他们都对这块土地充满了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他们开始用书信或者直接交流等方式,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交流在颍州看到的一切。并向他们阐述这样一个道理,在颍州这个地方,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保证有饭吃有衣穿,还不会受到家族或任何势力盘剥。

这样的事情,对大宁其它地方的百姓而言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随着消息的广泛传播,好些在其他地方过不下去的百姓,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颍州府,结果一到了这里就不想走了,便举家搬迁到颍州府来发展。

看到拥向颍州府的百姓越来越多,大宁皇帝刘构的心中犹如吃了一只苍蝇一般,难受得不以言表。他默许滁州和宋州染上瘟疫的百姓拥向颍州,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拖垮烈鹰军,没想到却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反而让叶鹰获取了民心。

恼羞成怒的刘构,专门派了钦差到靠近颍州的各州府,给这些地方的官员们秘密下达了口谕,要求各州府百姓严守边境,不许放一个百姓进入颖州境内。

各州府的官员严格执行了刘构的旨意,封锁了通往颍州的关口,严令至禁止百姓前往颍州府,这样一来,的确减少了前往颍州府百姓的数量。

但好些事情总是事与愿违的。官府越不让百姓去颍州,反而让很多民众对这里更加期待。每每有官府或者大家族仗势欺人的时候,大家对颍州的向往就更加强烈。

到后来,发展到有些百姓辗转几个州府,最终来到颍州境内。甚至还有一部分熟悉地形的人,开始收取一定费用,走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小路山道,偷盗将人带入颖州境内。

眼看着颍州府的发展越来越好,而作为颍州府的当家人叶鹰虽然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但是却不愿意到金陵面圣,也从来不愿意向大宁朝廷交纳一分一毫的赋税,刘构感觉十分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