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三天之后,朝廷又下达一封诏令。开恩科,为国选才。
何为恩科?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你愿意为国家免费效力五年,会分配到各个地方的官办学堂教书。只要实心办事,五年之后就能成为国家正式品级官员。
但这样的好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去的,还是要经过选拔遴选,确认人品、学识、以及教学天赋。当然了,比科举的门槛要宽泛许多。从此以后,恩科放在科举的次一年举办。同样是每三年一次。为那些落第书生提供了多一条的前程。
当然,如果你自信才华足够,科举能够考中,不愿效力五年才去做官,那可以不参加恩科,等着三年一次的科举,如果中榜就可以提前步入官场。
以上就是恩科的全部解释,一时间全国轰动,来自各地的寒门学子纷纷涌入长安城。
可在恩科背后,皇帝等人的谋划里,对恩科选材更加看重。因为这些在民间教书历练了五年的学子们,将来如果做官,会更加理解民生疾苦,这五年的艰苦历练,应该是一件好事。
恩科放在两个月后,考什么呢?跟科举不同,这次挑选的是学堂老师,专司各地孩子们的蒙学,所以学识方面,考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这三本蒙学教材。
人品方面考一篇实例分析。教学水平方面,同样是写一篇个人对蒙学的见解。
其中蒙学三册,这是三本新书,所有学子都未曾读过。但现在已经火速传遍全国出售,所以就要求所有学生,在临考的两个月内,尽快熟悉吃透这三本书。
同时,作为三本全新的教材,每个人读起来都有不同的见解,还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才是。于是撰书人许敬宗、岑文本等人走到了台前。朝廷在长安城外搭台,每日他们都轮班上去讲书。
这么大的场面,这么好的读书识字机会,别说是前来应试的考生,就是有点闲暇的农夫、脚夫、菜贩子等人,也都纷纷自发购买蒙学三册书,经常过来听课识字。
“延族兄,这般露天讲学的盛况,比之传说中的稷下学宫如何?”休息时分,岑文本闲聊问道。
许敬宗,字延族,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博通经史,素有才名。只是因为年轻,一直在幕后负责文学撰书,很少走到台前。
岑文本,字景仁,武德四年投唐,贞观元年任职秘书郎,一直在李二身边掌管机要文件。后来被萧锐要来著书定计。
听到岑文本的问题,许敬宗哈哈大笑了起来,“景仁兄,今时今日,全民识字之盛况,远超传说中的稷下学宫。”
“何以见得?单单比人数可不行,当年稷下学宫百家争鸣,虽然人数没有今日多,但个个都是人中龙凤,盛况空前。”岑文本追问道。
许敬宗挥手扫过说道:“百家争鸣?今日这里不是百家争鸣吗?我们这里汇集了各行各业,算得上百业争鸣了吧?”
百业争鸣?
岑文本哈哈大笑了起来,对着许敬宗竖起了大拇指,“没错,百业争鸣,稷下学宫里面可没有庶民。”
许敬宗感慨道:“要感谢侯爷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要不然你我怕是还埋首案牍呢。哪像今日这般,高台之上,面对万众讲学。还能在蒙学三册上面留名……”
岑文本深以为然,“不错,蒙学三册是侯爷和赵先生主笔,我们却也被列名,还被推出来代表撰书人讲学,侯爷淡泊名利之心,在下望尘莫及。”
“两位大人,有听课的百姓也想要报名参加考试,我们回答不了……”下属来报,前面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