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温夏并不是她亲生的孩子,但是养了这么多年。温夏在她的心中,和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温夏现在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到了该说亲的时候。本来他们家现在这个情况,他们家这三口人,就算是温夏的负担了。
很多家境比较好的人家,说不定会因为这个,而嫌弃温夏。
谁都知道,读书是个需要花钱的事情。如果秦谨言再到府城书院去读书的话,每年花出去的束脩钱,以及平时生活的费用,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那些知道他们家情况的人家,对温夏肯定会有更多的想法。
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虽然也希望儿子出息。却并不希望,由于他们这些人的拖累,导致女儿找不到好的人家,害了温夏一辈子。
在内心纠结了一会儿之后,温玉兰觉得。如果秦谨言真的在读书上有天赋,即使是在镇上读书,以后也能考取功名。
反而是女儿,如果真的被他们拖累了。以后再想要找到好人家,就更加困难了。
在心中做好了决定之后,虽然觉得有一些心疼秦谨言。温玉兰还是非常坚定地,对着温夏说道
“夏娘,二娃能够到府城读书,当然是件好事儿。但是老话说得好,端多大碗,吃多少饭。
咱家这个情况,就算是我们勒紧了裤腰带,也不一定能供得起二娃在府城读书。
既然这样的话,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别折腾了。二娃在读书上确实有些天赋。既然这样,我相信他就算是在咱镇上读书,也能读出点名堂来。”
听到温玉兰的话,一直低着头乖乖往嘴里扒饭的秦谨言,虽然心里头有一些难过,却也知道,温玉兰的这个决定,对他们家来说,是个最好的决定了。
所以,秦谨言即使难过的快要哭出来了,也依然没有让自己表现出来,还点了点头,表示支持。
反倒是温夏,在听完了温玉兰的话之后,有一些急了起来。
“娘,话不是这么说的。我当然也相信,凭着二娃的聪明和努力,就算是在咱镇上读书,也能读出点名堂来。
但是,他如果真的能到府城去读书,学到的知识就更多了。二娃以后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府城的那些先生们,大多数对科举考试的事都有经验。有了他们帮忙,二娃绝对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娘,我也知道咱家现在的情况有一些困难。但是老人不是说了吗,再穷不能穷教育。二娃要没这方面的天赋就算了,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被我们给耽搁了,将来想起来,我们这心里,难道就不会后悔吗?
再说了,说一句功利一点的话。如果二娃真的能早一年,通过科举考试的话。他不就能早一年省下束脩,还能拿到供奉,这买卖多值呀。别人想要这机会,还没有呢。我们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就这么放弃了呢?”
温玉兰一直都知道,温夏的口才不错。却没有想到,她竟然这么会说。
不得不说,被温夏这么一劝。原本已经打定了主意的温玉兰,突然又有一些心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