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建鱼塘(2 / 2)

这鲫鱼是她养的?她还想拿口粮地建鱼塘?

李婶子一愣,被惊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也不怪她震惊,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靠种地为生,口粮地就跟命一样重要,哪能不好好种粮食,拿来建鱼塘呢,万一赔了的话,连口粮都没了。

除了震惊,她也不是很理解。

宋屿川是大学生,上的还是京市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了国营单位,端上了人人都羡慕的铁饭碗。

每个月的工资挺高,还有各种补贴,林知瑜要是会过的话,日子过得滋润不说,还能存下不少钱。

她不理解,条件都这样好了,林知瑜放着舒坦的好日子不过,去倒腾啥鱼塘,咋滴,钱多的没地方花去了?

和李婶子相比,李光明淡定多了。

他在林建军家里喝酒那天,已经见识过了林知瑜的本事,这是个挺有想法的姑娘。

“倒也不复杂,你虽然不种地了,但因为占的是口粮地,所以交公粮的时候,你得交份钱,还有就是不能影响到周围其他的村民种庄稼。”

李光明将手里的高粱酒桶放到桌子上,在凳子上坐下来。

他仔细想了想,才道:“当初屿川跟他妈妈来村里避难,村里家家困难,没有多余的地匀给他们,他们母子二人只能去拾掇没人要的荒地。

那地位置偏,靠近易水河,土壤中沙石多,而且有高有低并不平整。

他们母子二人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将那地拾掇成可以耕种的口粮地,虽然粮食产量不高,但这些年也都是靠着这地里产的口粮活过来的。

你都拿来建鱼塘?”

他并不是反对林知瑜拿口粮地建鱼塘,而是作为一个长辈跟村长,提醒她一下,这口粮地来的不易,希望她想好了再下决定。

林知瑜听到宋屿川以前过得如此艰难,心脏像是被人重重锤了一拳,有些闷闷的。

这些,宋屿川从未跟她提起过。

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早早地背负起生活的重担,他日复一日拾掇这片地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

肯定又难过又绝望吧。

气氛顿时有些沉默。

李宝珠连汤都不喝了,看看李光明,又看看林知瑜,想要开口调节一下气氛,却又不知道该说些啥。

林知瑜缓了缓情绪,才说道:“李叔,这事儿我同屿川商量好了,口粮地都拿来建鱼塘。

当初屿川用十年的时间把荒地变成耕地,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改变贫穷的处境。

事实证明,他做的是对的,他靠着这些地,上了大学,进了国营单位上班。

而我在这块口粮地上建鱼塘,也是为了奔向更好的生活。

如今国家大力提倡振兴乡村经济,对这方面的政策也比较宽松。

我想趁着这个机会,把鱼塘建起来,而且我跟镇上的朋友谈好了,等鱼塘建好,产量上来了,就在村里办个罐头加工厂。

到时候村里人有份工作,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林知瑜对李光明也没瞒着,把自己的计划诚恳地说了出来。

想在易水村发展壮大,肯定要得到村长的大力支持,这样路才会好走一些。

李光明原本淡定的脸上出现了一丝裂痕。

他除了当兵那几年在外面,剩下的时间都在易水村,对这个从小长大的地方充满了热爱。

当上村长之后,他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村民们的日子都能过的好一些。

但他发现除了每天尽心尽力地处理好村里的琐事之外,其他的他啥也做不了。

这一直都是他心里的一块结,没想到林知瑜三言两句竟把它给撞开了。

他必须承认,在最开始得知林知瑜想用口粮地建鱼塘养鲫鱼的时候,他也觉得她是在折腾。

可她说的对,好日子不就是折腾出来的吗?

改变现状才是解决贫困的唯一出路。

“是我狭隘咯。”李光明脸上带着和蔼的笑意,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瑜瑜,你建鱼塘,需要用啥尽管开口,叔能帮的一定尽全力帮。”

不能帮的创造条件也要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