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电视台的效率(2 / 2)

“最早明天晚上,最晚的话后天晚上。”李记者笑呵呵地给出明确时间。

之前台里想把林知瑜见义勇为的事儿制成电视节目,在电视台播放。

因为涉及到了重大特大案件,县里领导的意思是要慢工出细活,将这次的案件当做专题来报道。

需要表扬的人不少,有林知瑜还有陈警官,包括齐书记自己都要处境。

这么做,县里有自己的考量。

一来,能郑重其事地表扬一下林知瑜,给她的事业好好宣传一下,也显示出县里对她的重视,省的一些不长眼的阿猫阿狗有事儿没事儿往她跟前凑。

这二来嘛,县里想提高她的知名度,借机发展县里的农村经济,鼓励更多有才智的人在农村大展身手。

易水县虽然有很多国营单位。

但大多都在城里,里面的工人也大多都是城里人,或者是从外地调来的。

虽然每年会给易水县创收,但易水县没有自己本土的企业,更没有特产。

众所周知,村里人的日子不好过。

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都在为吃的喝的穿的担心。

思想上更是保守,自己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过活儿,也不知道培养下一代。

村里人不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么

他们当然知道。

但骨子里的保守,让村里人觉得就算是读书将来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学,就算勉强考上了,四年大学呢,处处方方都要花钱,村里人自己还吃不饱穿不暖呢,就算勒紧裤腰带,砸锅卖铁,家里又有多少锅可以砸呢

其实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太穷的过。

日子要是好过了,不用为吃喝穿发愁,手里在有余钱,谁不供孩子读书。

但难就难在这点上,谁都想变成有钱人,不过村里人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刨惯了,一没文化二没手艺,除了地里刨出来的那点儿粮食,他们是真没其他挣钱的法子。

吃不饱穿不暖,还谈什么上学

幸好,林知瑜出现了。

她办的鱼塘,罐头加工厂,蔬菜基地,水果基地,基本上让易水村的村民全都找到了工作。

如今除了极个别人,村里人都忙着挣钱。

村里人手里有了钱,也有了让孩子们上学的心思。

听说林知瑜办的小学,最近收了好多学生。

这些孩子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以后说不定还能考上大学。

村里经济发展迅速,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易水县也跟着出了名,如今也有了自己的特产。

鲫鱼汤,鲫鱼罐头,还有酱菜。

如今‘云之味’的名头已经传到了南方,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住宿餐饮业也顺势发展起来。

因此,县里对林知瑜很重视。

嘱咐台里一定要用心制作节目,好好宣传。

之前的节目已经制作的差不多了,原本就打算这一两天就在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出来。

没想到,又出了这事儿。

宋屿川找了李记者,李记者当即就决定,索性就把报道做的更大些。

还有,报社能一夜之间就发表一副不负责任的报道,他们电视台自然也得有效率。

李记者决定,回去之后不休息了,就是连夜赶工,也得用最快的速度把节目制作出来。

堂堂电视台还能输给报社

就是拼了命也不能输,得把报社的那股子不良之风,彻底扼杀在摇篮里。

送走电视台的记者之后,参观的事儿便算彻底落下帷幕,现在就等电视台把事情曝光之后,看看大伙儿知道真相的反应。

如果大伙儿还能像以前一样,喜欢鲫鱼罐头跟鲫鱼汤,无论是香满园还是加工厂全都能起死回生。

食客们才是香满园跟加工厂真正的拯救者。

孟季凡这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刚松到一半,便对上了孙旺祖的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