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增产的关键:解决肥料(2 / 2)

张耆老支持顾正臣。

刘耆老、葛耆老也跟着表态。

葛耆老拐杖敲着地面当当响:“县太爷,若当真可以解决肥料问题,说不得今年句容可丰收啊。”

顾正臣笑道:“丰收时,便请大家都来贺。”

“一定,一定。”

葛耆老等告辞。

顾正臣安排人送到家中,然后盘算绿肥、豆料肥之事。

豆饼作为肥料广泛使用是在明代后期,自己可以将它提至大明初期。

大豆是不缺的,连曹植都知道“煮豆燃豆萁”,何况还有卖豆腐的,原材料问题好解决,大量收购也方便,不存在材料问题。

唯一要解决的便是效率问题,总依靠人工推磨或压榨,这效率着实太低了一些,使用水车吧,可句容的河流除了夏秋时流淌,平日里跟湖泊差不多平静,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流动,水车暂时是用不上了。

不管了,肥料问题必须解决。

考虑到依靠百姓自主解决绿肥问题并不现实,顾正臣大笔一挥,一张告示贴了出去。

枯草、枯叶成了有价码的东西,一百斤四文钱。

紫云英、苕子、豌豆等秸秆连带根部,县衙也收,一百斤八文钱。

此外还有鼠茅草、山毛豆、木豆、银合欢、水花生、水戎芦、水浮莲与绿萍等等,也都按百斤给价。

一百斤四文、八文已经算是高价了,要知道现如今一担柴百斤重,也不过价值四十文,可砍柴需要多少气力,多累,除草,整枯叶,弄秧子,这才耗多少力气,再说了,孩子砍不了柴,帮衬不了,可孩子能割草啊……

张希婉看着疲惫归来的顾正臣,眼神冒着小星星,端着茶碗问:“妾身去过裁缝、织造大院,听说不少东西是夫君改进的,夫君一个读书人,怎么连织造器具都如此了解?”

顾正臣接过茶碗,笑道:“怎么,崇拜夫君了?”

张希婉点着小脑袋,脸上泛着红光:“孙娘、伍氏、张氏,还有好多人,都夸赞夫君了不得。妾身看过了,那些改造巧夺天工,还有流水线设计,好怪的词,也是出自夫君之口对吧,夫君怎会懂得如此之多?”

顾正臣喝了一口茶,将茶碗搁下,坐在椅子上:“懂得多,只是因为看得多,许多改造都是出自先辈典籍与经验,有些更是先辈成果,只不过没有落到实处罢了。”

张希婉背过双手,俯身看着顾正臣:“那灵敏的推车、巧妙的双层床、一环接一环紧密的安排,还有那可容纳不少物件的背包,也是来自书中?夫君可不要欺妾身读书少,这些东西,书中可不曾有过,前朝也不曾有过。”

顾正臣一把将张希婉带至怀里,伸出手指点了下张希婉的眉心:“怎么,这个时候想起打探夫君的秘密了?”

张希婉挣脱不得,温润的红唇微微嘟了下:“妾身只是好奇。”

顾正臣看着张希婉深情且美丽的秋水眸,有那么一瞬间真想告诉她原因,可话至嘴边,理性战胜了感性:“你好奇,那就多好奇几年吧,待时机成熟时,夫君自然会告诉你。”

张希婉嗔怪:“怎样才算时机成熟?”

顾正臣扶起张希婉,活动了下酸涩的肩膀:“有些事,不知道反而更好。”

张希婉绕至顾正臣身后,轻轻揉捏着顾正臣的肩膀:“你是我的夫君,你若不想说,妾身不问。只是若是有朝一日,夫君觉得时机成熟了,还请告诉希婉。”

顾正臣闭上眼,低声说:“好,我答应你。”

张希婉笑弯了眼睛,转而说:“今日妾身去问过那些卫所出来的妇人,她们之中多愿意去裁缝、织造大院做事,两个大院正在安置双层床,用不了两日,便可让她们搬进去,只是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顾正臣询问。

张希婉收敛了笑意,低头在顾正臣耳边说:“她们是寡妇,但不应该一辈子都是寡妇吧,夫君是不是帮她们一把,让她们好歹有个家,也好早日重新开始。妇人拖着孩子,想活下去很难。”

顾正臣揉了揉眉心,叹息道:“夫君倒是将这一茬忘记了,只是她们拖家带口,且数量又多,这事有些难办啊。”

张希婉低声说:“兴许,这件事也好办。”

顾正臣侧过头看向张希婉,自己都感觉棘手的问题,难道说她有办法?

“句容卫。”

张希婉低声说。

顾正臣一拍大腿,怎么把这群人给忘了。

大明开国初期的卫所和中后期的卫所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开国初期的卫所寡妇多,光棍也不少。

寡妇多是因为军士死得多,光棍多是因为常年打仗,还没来得及娶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