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7章(1 / 2)

(),

还有一些偏远的州道,能够自给自足,不让百姓忍饥挨饿,就已经是谢天谢地。

多年来,江南道都是独占鳌头,稳居产粮榜的首位。

大夏毕竟还是农耕社会。

粮食,才是硬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江南士绅有恃无恐,不断兼并土地,将大夏律令都不放在眼里。

可是,苏放居然从南洋,运回来了二百万石粮食?

足足是江南道的两倍?

这怎么可能!

毕竟,在大臣们的认知之中。

南洋就是一片不毛之地。

充其量跟百越差不多。

当地的百姓,也是刚从树上下来的猴子,又馋又懒,不事劳作。

这样的地方。

居然能产二百万石以上的粮食?

实在是荒谬到了极点。

面对大臣们质疑的眼神,苏放并不意外。

皇上开海,才几年?

大夏百姓,连南洋在哪都说不清楚。

朝堂上的大臣们,自然不可能如此愚昧,对南洋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但是。

这些了解,也仅仅局限于书籍上。

然而,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些记录南洋风物的书籍,大部分都有数百年历史,甚至是前朝遗留下来的,早就老掉牙了。

几百年前,南洋确实是一片荒芜。

那里的气候,虽然适合种植稻米,可是耕作粗放,也没有灌溉设施,当地的百姓也是愚昧无知,不知道如何耕作,只能任其作物生长,只能看天收。

如此一来,粮食产量自然是极其低下。

当地的百姓,尚且填不饱肚子,饿死人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