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诡异的大火(2 / 2)

虽然对北海镇恨的咬牙切齿,可无论如何,先派人去十丘滨的北海镇商馆联系一下吧。

不过雷神号的移动速度让松平定信根本来不及反应,当雷神号抵达石卷港的时候,除了镇守白石城的片仓村典和身在南九州的那两位,伊达家留守藩内的各家臣全部到场,大礼恭迎赵王殿得胜凯旋。

赵新在石卷港呆了三天,连船都没下,和石川村文等人谈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石川村文同意在仙台藩内部建立一支人数在两千人的常备军,由驻守青叶城的四团派出教导队,对常备军进行基础训练。

第二件是向仙台藩出售了一千支84型左轮,以及五十门北海镇外销的前装火炮。

对于石川村文等人提出购买北海军制式步枪的请求,赵新直接拒绝,不过他表示可以提供北海军另外一款杠杆步枪,一次装弹十五发。

赵新的想法很简单,与其搞什么前装燧发枪,不如直接让狗腿们用小口径的杠杆步枪,这样就能通过子弹控制住仙台藩。要是搞前装燧发枪的话,不管是子弹还是火药人家可都能自产。

忙完了这些事,赵新才终于踏上回家的路程。

外东北的隆冬时节又到了。

西拉河水往日那喧哗的浪峰已经消失不见,入海口处结了薄薄的一层冰,从这里再往北,从渡口直到大山的河道已经被冻成了一面坚硬结实的镜子。峰峦叠嶂的群山变得光秃秃的,原本郁郁葱葱的林海此刻看上去变得有些稀疏。

因为南靠大海,北海镇经常是从雾气蒙蒙的清晨开始了每一天,不分春夏秋冬。今天的雾气也有点大,空气阴冷,直到中午时分,大雾才从鲸鱼湾内向四周散去,露出了新建成的码头、仓库和远处整片的木屋。

和往常的冷清不同,大约过了中午一点,从连接北海镇的大路上驶来了十几辆四轮马车,一直到了鲸鱼湾的码头才停下。

码头上的工人只看那硕大的车厢外形尺寸,就知道这是用于北海镇内各地的载客马车,一次可以坐16个人,也算是北海镇第一代公共交通工具。

说起四轮马车,很多人喜欢谈论的转向装置并不是四轮马车存在的先决条件,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四轮乃至八轮车,只不过因为那时的法定运载重量上限和速度上限(载重15吨,日行75里),使得四轮车的运载效率并没有那么高。

到了宋明时期,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四轮车一样存在;《清明上河图》里就有,不过是两头牛拉的,行驶速度缓慢,普及度并不高;实际上同一时期的欧洲也一样。

这玩意的普及和发展是依托于两样东西,车辆的减震手段和城市道路的平整度。

当然了,马匹的价格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中国古代因为马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极大的制约了马车的发展。明代万历时期,跟蒙古人互市平均每匹马是7两多白银,而到了内地,民间交易价格就翻了三倍。

北海镇到鲸鱼湾的道路是今年初冬时才完工的,平整宽阔的水泥路面和橡胶轮胎,使得四轮马车成为了必要的交通工具。

不是说最先进的一定是最好的,最适合用的才是最好的。

实际上汽车运行的背后需要一大堆的技术作为支撑,而眼下北海镇还不具备全面推广汽车的条件。

还是老话,技术产业工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凭空冒出来的,需要多年培养。所以技工学校现在培训出来的那几个汽车驾驶员目前只有一个去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