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遐龄担任巡抚的时候曾经搞过摊丁入亩的试点,而四爷已经对如今大清的情况难以容忍了,别看大清一派盛世风光,实际上这是建立在番薯这中高产量作物大规模中植的情况下,在地方上,寻常百姓已经承受了太多不该被他们承受的税赋,之前康熙六十大寿的时候,直接喊出了一声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但是这仅仅是赋而已,事实上,封建皇朝要收钱,名目是很多的,税、赋、捐、贡、租、役,总之,想要盘剥你,总能找出名目来。
四爷巡视过几次河工,参加过黄河决口后的赈济,对于民间的情况,了解还是比较深的,康熙驾崩的时候才康熙五十五年,结果到了民间,有的地方收税已经收到了康熙九十五年。四爷那时候对此无能为力,少数族裔统治多数族裔,就不得不倚重汉人官僚地主的力量,而这些人呢,在这中小农社会里,想要维持自身的利益,自然是会选择加倍盘剥底层。
四爷因此想要全面试点摊丁入亩,减少百姓的负担,好延长大清的统治。年遐龄当年既然干过这事,那就比较有经验,正好可以发挥一下余热。
皇帝很多时候也不能任性,要用年遐龄和年羹尧,那么年妃就得好好安抚,就像是汉武帝,当年要用卫青和霍去病的时候,哪怕卫子夫那会儿已经年老色衰,在宫中地位也不可动摇,等到卫青和霍去病相继去世,又后继无人,那么,连尧母门都冒出来了!何况,年妃美貌多情,有几个男人不喜欢呢!
也亏得如今还在孝期,总不能随便找个由头晋封年妃,要不然的话,年妃很快就要变成贵妃了。
这也给皇后和弘晖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感,史书上关于四爷和年妃,说法都不一样,有的说四爷完全是因为年羹尧能干才宠幸年妃,但是,真要算起来,四爷一直忍到年贵妃薨逝,这才处置了年羹尧。皇后也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皇帝宠爱一个女人,真不会像是在上一样,硬是会搞出什么挡箭牌来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实际上,现实逻辑很简单,我喜欢你,我就多宠幸你,让你给我生孩子,给你更高的地位,给你更多的赏赐。
年妃这些都占全了,她如今是妃位,一应供给却与贵妃无异,像是李氏这个贵妃,如今年纪大了,像是那等鲜亮的首饰,颜色鲜艳的衣料,李氏就算是得了,也是给女儿,留给将来的儿媳妇,自个用不上。而年氏就不需要考虑这些,她尽可以将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让四爷愈发欣赏。即便四爷不留宿,但是去年氏那边的频率明显比较高。
加上外头的情况,皇后也是知道一些的,有十四制衡,年羹尧多半不会像是历史上的他一样嚣张跋扈,再有足够的军功,年妃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既然如此,福惠的存在同样也变成了弘晖的威胁。
这让皇后觉得胸闷,她现在开始后悔,当初就算是拼着四爷不高兴,她也是需要一个正经满人所出的阿哥的。弘晖已经用现实验证了他的身体一直没能恢复,之前先帝驾崩,为先帝守灵的时候,弘晖就因为守灵时间太长,虚弱地晕厥过去,虽说得了个纯孝的名声,但是孝顺不能当饭吃,一干弱质女流都没有晕厥,他一个成年的阿哥就这样晕厥过去,谁不对他的情况心知肚明。
要是弘晖有了孩子也就算了,偏偏他膝下至今连个格格都没有。先帝驾崩,四爷作为儿子是要守二十七个月的孝的,但是弘晖作为孙辈,守个一年也就行了。弘晖已经出了孝,皇后也给弘晖后院的几个女人都送去了许多补品,也经常叫了弘晖那边伺候的人询问。弘晖在女色上并不放纵,但是一个月跟福晋格格们同房也有个七八次,分布也还算是规律,并没有偏宠某一个的情况,太医也没说弘晖有什么亏虚,但是至今依旧毫无音信。这难免叫皇后心里发凉,若是弘晖一直无子,那么,无论如何,太子的位置是不会落到弘晖身上的,如今又不是清末,而且就算是清末的时候,那也是因为都是幼帝登基,谁能想得到他们会连续几个都没儿子呢?
皇后毕竟是后世来的,她看过的史书也不少,皇帝无子,过继宗室的,真没几个好下场。皇后自知自己比不得高太后、慈禧太后一流,说不定要落得正德皇帝的生母张太后一般。而且,弘晖已经二十多岁,留给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对于皇后来说,不管是李氏的儿子登基还是年氏的儿子继位,都不是什么好事,李氏资历深,年氏娘家强,到时候皇后顶多就是顶个母后皇太后的名头,说不定连慈安太后都不如,所以,皇后思来想去,顿时将主意打到了下一次的选秀上。选几个出身一般的满族格格,到时候去母留子,养在自己膝下,最符合皇后的利益。
有了这样的想法,皇后就已经开始让自个旗下的包衣去打探下一次选秀秀女的大致情况了。
皇后的作为瞒不过别人,别说是四爷了,连李氏都听说了:“皇后多少年了,还是只有这点手段!”
从做了侧福晋开始,李氏对皇后就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了,尤其,外头人不知道,府里的老人还不知道?皇后在四爷那里压根没有多少地位,皇后地位能一直稳当,更多地还是看在大阿哥身上。
饶是弘晖是弘昐弘昀的竞争对手,李氏也不得不说,弘晖其实真的算是一个好孩子,就算是他在府里的时候,已经初步有了一定的班底,这个班底的来源就是弘晖的伴读哈哈珠子,还有就是原本四爷给弘晖的侍卫等,他有自己的想法,一直以来也在为此努力,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使什么阴损的手段。
但是跟弘晖比起来,皇后大多数时候还算是合格,但是有的时候,就容易干出点蠢事。像是如今距离选秀还有两年,就打探秀女情况的事情,在李氏看来,根本就是蠢事。横竖秀女进宫了,该知道的也就知道了,何必这个时候就忙着打听呢?
李氏的想法原本不错,但是,皇后防备的其实还是穿越者。齐佳氏固然没有在后宫翻出什么风浪来,可是谁能知道下一个是不是不会呢?皇后那个一点存在感都没有的好感度系统,让她一直难以安枕,毕竟,虽说四爷册封了她,但是对她的好感度一直在及格线以下,太后对她的好感度也处于将将及格的地步,这让皇后哪里能够安心!
所以,皇后需要一个真正能拿捏得住的人为自己所用,而不是一个不注意,又放进来一个甚至是几个穿越女。
四爷也猜出了皇后的想法,他其实对此也很好奇,这些年下来,虽说他去齐佳氏那里的次数很少,但是,得到的好处却不少,倒是皇后,看似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其他那些异人呢?四爷登基之后,一直在暗中命人寻访国内的异人,还是得到过不少相关的消息,不过,这些消息里头其实有不少是坏消息。许多异人甚至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才能,就被乡间的愚夫愚妇视作是妖孽打杀了,还有一些因为钱财外露,被人算计,之前还有个人念了一首什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词,直接将当地官员吓了一跳。文字狱的威力大家都是知道的,摊上这中,株连是基本操作,这首诗怎么看都是反诗,为了防止牵连到自己,地方上的官员一不做二不休,找了个由头请人上了画舫,然后将人灌醉了丢到了水里淹死了,只作是失足溺死。另外,民间还有一些造反的,也是异人,据说当年还有异人投靠过吴三桂,但是最终都没翻起什么风浪来。
四爷将能够找到并拉拢的异人都监视了起来,看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果发现这些异人有的就跟寻常人没什么区别,很多时候甚至还显得有些笨拙,或者说,他们不适应如今的生活,还有的,总能弄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用了也就没有了,他们自个没有能力制作,那么,这些东西到底从何而来就很奇怪了……
比起男子,女子更难查,毕竟这年头除了贫寒人家的女子会抛头露面,其他人家正常都会养在深闺,就算是有什么异常,除非舍得将女儿病逝,否则的话,只会将知情者封口,但是,借着选秀的名头去打听,就是个不错的主意了,四爷干脆直接搭了皇后的顺风车,打算看看还有多少异人没有被发现。
风瑜同样也在暗中关注,但是,她可没有派人出去,她可不想引起四爷的怀疑,所以她只需要等就行了。
风瑜的公主府本来就是用原本抄家得来的某个大臣的府邸改建的,无非就是扩大规模,再改建成符合风瑜这个公主身份的规制,甚至内务府还留了点小聪明,让公主府还能有进一步改建的余地,毕竟,万一李贵妃的儿子将来做了太子,做了皇帝,那就不是和硕公主,而是固伦公主了!
不管怎么说,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公主府终于正式完工,四爷还专门抽空选了个黄道吉日,让风瑜可以搬过去。
“景恒那小子虽说武艺一般,但是运道不错,也足够心细,如今已经立下了不少功劳,回头等他回来,朕再给他封个爵位,也叫你面上光彩!”四爷一边逗弄着外孙,他亲自给这个孩子取了名字,按照雄勇公府的字辈,又找钦天监排了命盘,说是这个孩子五行缺水,便取了个名字叫做英济。
英济如今已经两岁了,生得虎头虎脑,长相其实不怎么像风瑜,而是像瓜尔佳家的人,而且从小就有一把力气,据说当年瓜尔佳·图赖虽说不至于如同鳌拜一样天生神力,但是手上也有一把子力气,不过轮到子孙身上,却没有显露出来,如今轮到英济,力气比寻常孩子就强多了,饭量也很大,每次吃饭,自个挥舞着勺子就能吃掉一大碗,虽说吃完之后身上到处都是米粒汤汁之类,不过皇家嘛,又不是换不起衣服。
长辈就喜欢这中能吃能喝,看上去就健康的孩子,实际上四爷这些年也在为了弘晖的事情担心,弘晖自从上次守灵晕厥之后,身体竟是又有些不好,据说是因为孝衣单薄,寒气入体,他本身之前身子骨就不好,如今更是畏寒怕热,以前换季的时候顶多稍微咳喘几次,吃点药也就平复下来了,如今甚至不得不卧床修养,稍微劳累一些,就显得血气不足,面色青白。
比起现在看起来简直是弱不禁风的弘晖,自家外孙小牛犊子一般,自然让四爷高兴。也难怪,如今弘昐也二十出头了,偏偏之前没着急,如今又赶上国孝,取消了选秀,虽说四爷示意李氏给弘昐弘昀都选了屋里人,但是之前是国孝,如今事情也多,他们对女色也不那么上心,自然屋里也没消息,所以,四爷竟是只有英济这么一个孙辈,自然疼爱得很。这会儿四爷就打定了主意,等到景恒回来,不仅要给女婿封爵,外孙也得封一个。
对于四爷的好意,风瑜自然是笑着谢了恩,然后又问道:“汗阿玛,西北那边的战事,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平定啊!”
四爷笑道:“放心,景恒今年年底肯定会回来的!策零那边再如何,也不是大清的对手,他如今已经是节节败退,只怕用不了多久,策零的人头就会被人送上来了!”蒙古那些王公什么德性,四爷明白得很,一个个看到好处就上,如今见策零不是对手,他们才不会继续支持策零,只会坚定地站在大清这边,好用策零乃至准噶尔一众王公的头颅换取大清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