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给小猪当公主39(1 / 2)

刘据活着的时候,一帮兄弟就没几个对他心服口服的。说白了,刘据稍微大一点就做了太子,甚至他刚出生的时候,刘彻就命人做《皇太子赋》,他出生之后,待遇就比其他弟弟高出一截,所以,他对其他兄弟,其实都是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的。另外也是老刘家的传统了,虽说刘邦当初定下了分封刘氏子孙的规矩,但是,惠帝也就罢了,他仁厚得简直不像是刘邦的儿子,但是到了后来,哪怕是一向表现得非常仁慈的孝文皇帝,一向也是采用强干弱枝的策略,想办法削弱诸侯王。到了孝景皇帝,那是一上台就重用晁错要削藩的主!到了刘彻,其实也没什么区别,诸侯王的封国越来越小,掌握的实权也越来越小,以前还能决定千石官员的任命,到了后来,六百石的多半都是上头任命的了。

刘据也是一样,他没有同母兄弟,其他兄弟对他来说就是竞争者。当这些竞争者变成了诸侯王之后,他自然不愿意他们掌握太强的力量,免得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这其实就是刘据在政治上的幼稚之处,从来就没做到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反倒是将自己变成了被人打击的那一小撮,就这样的太子,刘彻能放心才怪!也就是他最后悍然起兵让刘彻高看了他一眼,要是他跟扶苏一样老老实实束手就擒的话,刘彻大概能亲手干掉这个儿子!这样的蠢货、废物,怎么配做自己的儿孙!

总之,刘据一死,这会儿虽说还没到诸侯朝见的时间,一帮诸侯王已经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上书请求朝见,这里头的意思,就算是傻瓜也看得出来。

来自于各个诸侯国的使者也在长安到处走动,疏通关系,像是长门宫这边更是重点。甚至许诺自己日后登基,要尊陈阿娇为皇太后云云。这种便宜话有什么不好说的,李姬和李夫人都已经去世,认陈阿娇做个便宜母后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当然皇太后和皇太后也是不一样的,张嫣也做过皇太后,后来刘弗陵的上官皇后也做过皇太后,这两位可是从始至终,都没能真正掌握汉家实权。陈阿娇日后就算是真的做了皇太后,难道这几位还能让陈阿娇如同当年的窦太后一般吗?

陈阿娇又不是傻,她才不掺和这些事情,因此,几个诸侯王送来的礼物,长门宫是一样都没有收。

陈阿娇有些复杂地看着正被几个小宦官围着的刘康,转头轻声对风瑜说道:“虽说你父皇有意康儿,但是,帝王之心从来莫测,就算是康儿这会儿对你我母女有感恩之心,但真到了之后,那又会是什么光景呢?”

风瑜无所谓地说道:“女儿也不指望青史留名,做什么摄政公主,他日后若是容不得我,那我离开便是!”

“说什么傻话!”陈阿娇当下皱起了眉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能去哪儿?”

风瑜笑嘻嘻地说道:“大不了回头我求一下父皇,给我换个远一点的封地便是了!其实女儿觉得南越那边挺好的!”

陈阿娇听到风瑜这般说,无奈地摇了摇头:“你啊,就知道胡说八道!南越有什么好的,虽说当年南越王赵佗倒是活得挺长,但是跟他一起去的那些人呢,大多数都因为水土不服,早早去世!现在你还觉得那里是什么好地方吗?”

风瑜也不跟陈阿娇争辩,她总不能说,自己甚至在春秋之前就曾经去过如今的南越之地,因此,这会儿便给陈阿娇服软,笑道:“阿母见多识广,是女儿太想当然了!”

刘康可不知道在陈阿娇和风瑜心里,他估计再大一点,就要变成太子储君了,如今的他,还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孩子,这会儿跟一帮宦官玩老鹰捉小鸡玩得非常开心。

长门宫这边摆明了置身事外,万事不管,但是刘彻却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或者说,就跟许多选择了幼主的皇帝一样,打算在幼主登基之前,先将可能会给幼主造成威胁的人铲除,哪怕这些人里头包括了自己的儿子!

所以,刘彻直接宣召天下诸侯王进京朝见,顿时让那几个皇子都生出了妄念,一个个不像是以前一样在路上慢慢悠悠,反而是紧赶慢赶,一路往长安而来。

郑夫人即便早就知道了结局,在刘据死后还是大喜过望,私底下还祭拜了她传承的楚巫一脉所信奉的少司命,如今听说两个儿子都会归来,一时也没想到两个儿子谁主谁次的问题,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住在长乐宫,享受着皇太后的荣光。

刘栩之前被封为衡山王,刘显被封为淮阳王,不管是衡山,还是淮阳,其实地方都算是不错,起码不是被封到什么江都之类的地方,这会儿,这些地方还没有经过太多的开发,不够富庶不说,气候也有问题。衡山郡原本属于淮南王国,至于淮阳郡,那边其实就在老刘家起家的丰沛附近,无论是水土还是气候,都非常适宜,人口也不错,虽说封国稍微小了点,但是,刘彻的几个儿子,就算是刘闳和刘旦被封为齐王和燕王,实际上,他们的封地并不真的就是当年的齐国燕国故地,比起之前不知道缩水了多少。齐国那边有原本齐王刘肥一系的诸侯王影响力还在,至于燕国,以前那边直接就直面匈奴的威胁,等到后来没了,但是在一众封国之中,燕国距离匈奴也是很近的,因此,每每攻打匈奴,都要从燕赵之地征兵服役,那里人口户籍可是受了很大影响。所以真要论过得舒不舒服,刘栩刘显兄弟两个真不比上头几个兄长差。

这两位小的时候,郑夫人就暗自灌输过刘据并无人主威仪,彼可取而代之的说法,没错,两个都有,郑夫人自己都没给两个儿子分出主次来,如今再指望他们兄友弟恭,一致对外,显然不靠谱。

实际上的确是这样,这两人的封国算起来距离也不能说是很远,但是,兄弟两个就藩之后,往来却非常少,没办法,刘显记事的时候,刘栩就已经就藩了。刘显对这个兄长能有多深厚的感情呢?这也是因为刘彻登基太早,生孩子又太晚。像是孝景皇帝,他登基的时候,长子刘荣都十六七岁了,一直到孝景皇帝登基两三年后,才分封诸子为王,所以,别的不说,孝景皇帝那会儿的同母兄弟之间感情还是比较深厚的。但是刘彻这边,刘据还没立太子,卫霍军工集团就逼着刘彻分封诸子为王,用这个时代的说法就是,襁褓之中就被送到封国称孤道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能记得自己还有几个兄弟就算是不错了,怎么可能对这些兄弟有什么感情可言,便是同母所出也是一样,因此,一个个各显身手,就等着这次回到长安之后在刘彻那里显露自己的才干,然后拿到太子的位置。

长安一般公卿贵族同样如今都在头疼,虽说大家都知道,从龙虽说收益高,风险也很大,但是换做刘彻年轻十岁,大家多半会老老实实做刘彻的忠臣,但是,刘彻都多大年纪了,在位都几十年了,如今不先结交一个储君,等到新君登基的时候,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朝堂上哪里还有自己的位置呢?

刘彻对此却有意放纵,等到诸侯王陆续进京的时候,未央宫三五|不时地就有假消息传出来,今天天子称赞了燕王刘丹,明天又夸奖广陵王刘胥,后天昌邑王刘髆又得了刘彻的欢心……总之,似乎刘彻个个都很满意,弄得群臣不知所措。

跟刘彻相比,这几个诸侯王实在是太嫩了,他们就没接受过真正的皇室教育,就被送到了封国,而封国那边,对于诸侯王的态度其实都差不多,一般都是当猪养,只要不脑残到想要对抗中央,那么,其他都只是小节而已。尤其,他们是皇帝的儿子,而不是兄弟,所以,起码在刘彻还在的时候,对这些儿子都会比较宽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一个个在政治上其实都还很幼稚,一个个满脑子都是做太子,做天子,但是至于应该怎么做,其实他们也不清楚,只觉得应该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