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1 / 1)

六姑娘毕竟是有孩子的人,对于小先生的追求也是遮遮掩掩的。更何况王文武的人就在隔壁呢!

而王文武参加二十九军军事训练团的四个儿现在是什么情形呢!

日军开始在廊坊,广安门至丰台一带,南苑以南、团河等地蓄意挑起冲突。军训团在此情况下,命令学员全部进入阵地,构筑工事、挖防空洞、随时准备反击入侵之敌。军训团负责防守南苑以南的阵地,军训团为每个学员配发了枪支及子弹一百发,手榴弹四枚,还有一把大刀。

军训团学员吃过早饭后,在阵地继续加固工事。南苑营区上空有日军数十架战斗机组成的编队呼啸而来,开始轰炸,并低空扫射。学员们马上按规定的位置俯卧下来,敌机炮弹就在学员身边爆炸,有的学员当时就牺牲了。

不久日军又开始发动地面攻击,军训团的学员们立即与日军展开激战,并数次击退了敌人进攻。在战斗中,军训团第一大队副壮烈牺牲,军训团学员以劣质的武器装备和敌人殊死搏斗。

战至下午,日军添兵,从东西两侧攻进南苑,不久南苑失守,军训团的阵地有被敌人包围的危险,指挥部下达了突围的命令,但由于通讯线路被敌人炸毁,这一命令只能采取在战壕里口头接力的方式传递。

军训团主力由大红门方向突围,沿途和敌人不断厮杀,军训团团员们由团长边打边退。当时日军已占领团河,一大队、二大队从团河突围,遭到敌人飞机轰炸,损失比较大。这些是王章茂事后从一、二大队幸存下来人口中听到的。

而王章茂自己所在的三大队不经团河,而是出南苑向东南方向撤退。当时敌人在布防的铁丝网封锁线上系有铃铛,听不到铃响就不能开枪。当军训团越过封锁线时,正赶上一阵暴雨,学员们冒雨小心地割断了铁丝网,偶有一两声铃响也被暴雨声淹没,听不到铃声。突破敌人封锁后,军训团向固安县方向撤退集中。

在八月上旬,军训团进行整编的时候,春妮生的第一个男孩王章茂发现,队伍里自己几兄弟都不见了。在几经确认后,王章茂确认自己四兄弟报名参军,一场战斗下来只有自己一个人活了下来。后面的时间王章茂几次拿起笔,想写信回去,但不知道要如何下笔,除了浪费纸张信件还是没有回去。

哪怕他自己因为作战英勇,被升为中队长。在自己母亲春妮看来,自己孩子不仅活了下来,还升官了,是军官了以后更难得出事了,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兄弟几人的死亡,王章茂还是难以释怀。

大哥王章成和王章居都是爱琴姨太太生的孩子,后面爱琴姨太太失踪了。现在大家年纪都大了,也知道了一些当年的事,特别是王章茂的母亲春妮,也是一个留不住事的人,这也跟春妮平日里的娱乐就是和人八卦了吧!

父亲王文武虽然对所有孩子都是一视同仁,但关于未来大哥王章成还是认为,自己不能靠父亲。自己虽然是父亲王文武的第一个孩子。

但并不是嫡子,作为嫡子的王章柏。也就比自己小几个月而已。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了燕京大学。以王章成的成绩上大学是根本没有希望,好在二十九军招军训生。毕业出来,可以给个准尉的军衔。虽然军衔不高,但至少也是军官了。

父亲虽然有说到时候会平分家产,但一边是考上燕京大学的嫡子,有着更好的未来。一边是军训生出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准尉,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能不能活下来都不清楚。更何况自己母亲都不见了。到时候分家财又能有什么好的呢?

大哥王章成于是趁着就此机会就早早的出来了,把同样有此困境的弟弟一起叫上了。

只是没想到,一场战争下来。只剩王章茂了。除了自己所在的第三大队还能保持着四个中队。一大队、二大队损失比较大,每个大队只剩三个中队,每个中队不到一百人。

好在队伍退下来之后。由冀察绥靖公署直辖的学兵队调来两个中队,充实到军训团。王章茂也由此缺下来的中队长。

而王文武的嫡子王章柏此时则是在跟随学校迁徙的途中,北平沦陷后,各高校大多被日军侵占,一大批学校先后迁往内地办学。王章柏南跟随学校迁至长沙,三校师生克服了重重困难,还于在十一月开始上课。

但仅仅过了一个月,十二月南京失陷,武汉告急。因战争形势紧急,长沙临时大学决定要西迁至昆明。分两路人马。一路走海路,由长沙经粤汉铁路到广州渡海到海防,再转滇越铁路到昆明,每人发二十元钱,年龄大、体力差的师生走这条路,女学生也一律走这条路;另一路走陆路,经体检身体合格,体力较好师生,由长沙乘船到益阳,再从湘西徒步穿越gz省,凭一双脚走到云南昆明去。

王章柏可以想到一路的艰辛,云南昆明历来不是繁华所在,这以后用钱的地方想来不少,现在自己身上钱财到是不少,但自己和家里被战火阻隔,能省点就省一点。

此时的王章柏背着长沙名产大型油纸伞一把,穿草绿色制服,扎绑腿,外罩黑色棉大衣,还有自备竹制手杖一根。虽然王文武是湖南人,但本人口音更偏湘潭,长沙话讲的其实并不好,而且在北平也是许久没有说过湖南话了,对自己家人讲的最多的还是北方官话。

王章柏知道学校要南下长沙,临时和父亲学了点。但等到了长沙才发现,自己说的和长沙本地的不是一个东西。只是战火四起,通讯阻断。没法写信回去向父亲抱怨。

王章柏直到来年四月才来到昆明,才向北平发了一封电报,向家里报平安,并希望家里能汇些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