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标准(1 / 2)

这刚刚建造完工的一号取电站仍旧具备一定的实验性质,陈岳没敢造的太大。

毕竟这其中涉及到太多以往未曾接触过的领域,一开始就大干快上容易出岔子,小步快跑才是王道。

在建造一号取电站的过程之中,陈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许多改进思路。由此,二号取电站的建造条件便已经成熟。

按发电能力来计算的话,一号取电站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5万千瓦时的水平,也即一小时可以发电15万度。

但这是等离子环这里的水平。运输到木卫五这里,还有很大的损耗。

这15万度电,可以电解约3吨水,生成约033吨氢气,以及2667吨氧气。

运到木卫五,这些液氢和液氧再次燃烧转换成电力,还会有所损耗。按照现在的效率,大约可以发出7800度电。

也即,等离子环这里的15万度电,到了木卫五,应用到陈岳的工业设施之中,便缩水了约一半。

再除去飞船运输的损耗,最终仅能留下30的样子。

但这没有办法。电解水是此刻陈岳唯一可以使用的储能方式。其余的方法都不具备工程可行性。

唯一有希望的,是一种名为“飞轮储能”的储能方式。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动能,通过在真空环境之中,将转子加速到极高转速的方式来储存能量。但这项技术太过高端,此刻陈岳所制造的储能飞轮,其效率还比不上氢氧储能,也只能等以后技术发展了再来应用。

至于蓄电池储电就更扯淡了。那玩意儿一是容量有限,二是太重,还比不上氢氧储电。

不过此刻,哪怕仅有30的最终效率,陈岳也丝毫没有感到失望。没办法,等离子环那里,木星的羊毛基本上等于无穷无尽,怎么薅都薅不完。且,取电站这玩意儿基本上等于一次投资终生受用,效率低怎么了?多造一些不就完了,陈岳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工程能力。

于是,总装机容量高达一号取电站十倍的二号取电站工程立刻上马。在等离子环那里,它平均每小时可以发电16万度,且它的工艺更先进,总损耗比一号取电站更低,运到木卫五这里,还能留下32的样子,便等于木卫五这里每小时便可以得到约512万度电的供应,一年便是45亿度电!

不仅如此,二号取电站在实现了装机容量高达一号取电站十倍的前提下,其体积却仅仅增加了不到四倍。

此刻,陈岳名下木卫五和木卫十四两颗星球,总计年耗电量已经达到了一万亿度的水平,且还在以平均每年6的速度高速增长。

按这个耗电量计算,陈岳需要在等离子环那里,建造等同于二号取电站效率的取电站总计2300座,且还要以每年134座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