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林家父亲88(1 / 1)

贾琏考中了进士,这是贾家数十年来,自贾敬之后的第二个进士。一时间,贾家宗族都惊动了,族人纷纷提出需要隆重庆祝一番。当年贾敬考中的排名还没有贾琏高,其实都落到了三甲,但在武勋之中,那也算头一份了。贾家还是摆了几日的流水宴,好好热闹了一番。这回贾琏会试高中,比起那时贾敬高中的意义还要重大。贾家如今已非昔日的昌盛,实在需要这场喜事来振一振声威了。

贾琏却不想摆这大排场,他既然要向文官集团靠拢,就应该摒弃武勋这一套,不宜太多招摇。贾珍苦苦劝说了一番后,贾琏只答应在族中摆几桌酒席,宴请亲近的族人就算庆祝了。贾赦完全不管贾琏,也管不了,他如今自得其乐,过得颇为潇洒。在先前的争执中,他与宗族伤了感情,也撕破了脸面,反正自己已经成为旁支,和贾代儒这一房的地位其实相差不大,因此,对宗族也是敷衍得很。

史夫人作为族中大长辈,理所当然做了首席。在酒宴上史夫人对着贾琏是全程和颜悦色,嘘寒问暖的,她心中明白,自己如今的身份不同了,可没法摆再着祖母的架子,拿着孝道来压人了。贾琏对贾家是无欲无求的,贾家也给他提供不了什么助力,但史夫人还要盘算着能和他打好关系,日后让他能帮一帮宝玉呢。等到宝玉一路考上去时,贾琏怕已经根基牢靠了,他身后还有张家大力支持呢。

史夫人设想得是很好,但让她愤懑无奈的是,贾琏对着她是态度平静,礼貌周全,口口声声地唤她为‘伯祖母’,却对她的试探言语并不肯接话。贾赦坐在旁边是满面的得意,笑得没心没肺的,丝毫不体谅她这个母亲心中的难堪和渴盼。这对父子,对她都没有留存着半点情分了。

贾珍几次想和贾赦再拉上交情,也被他笑嘻嘻地敷衍过去。贾政在一旁怏怏的满面尴尬,贾赦也视若不见,只管与别人说着话,贾琏对他也是淡淡的。在贾琏这新进进士面前,贾政也有些心虚,不敢大摆长辈的架子。

有些机敏的族人见此形状,心中便有数了。也是史夫人等处事着实不太公平,贾赦父子与贾家如今是离心离德了。可惜了!只是,他们而今只是旁支身份,纵是宗族,也不能对他们要求多少了,人家不享受族中的好处,自然也不肯承担什么责任义务!不过是逢年过节来祭祀一下,走个过场罢了。

贾宝玉也被安排着参加了酒宴,他如今已经成了秀才,族人们看他,也与往日不太一样了,多了几分尊重。贾宝玉被贾政安排坐在贾琏身边,指望着能得到些指点,彼此能加深些感情也好啊。

两兄弟坐在一处,不免讲起些读书科举和仕途打算来,贾宝玉听着贾琏侃侃而谈,忽然心中一阵恍惚。他仿佛觉得,眼前这世界的一切,都离他那么远。贾琏说的这一切,酒宴上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和父亲对他的展望,他都觉得格格不入。他真的不喜欢这些,当初答应祖母用心读书,只是因为现实无奈罢了。考中了秀才后,这口气就开始泄了。

在一片喧闹繁华之中,贾宝玉愣愣地出神,想着自己的心思。他不自觉地抚摸着悬挂在胸口的那块通灵宝玉,低头看去,他揉揉眼睛,怎么觉得那块羊脂美玉的光泽似乎是黯淡了些,没有了往日的晶莹剔透的感觉

贾宝玉的举动,贾琏都看在眼中,心中微微生出几分怜悯之心。他如今已不算荣国府的人了,可以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贾家。贾宝玉其人,本性并不算坏,比起心狠手辣的王熙凤和贾珍贾蓉等人是好得多了,母亲和祖母的宠爱,又让他保持着一定的天真。若是生在贾家兴旺的时候,他未尝不能做个富贵闲人,安逸快活地过一世,可惜,如今的贾家,慢慢地走向了败落,他却是支撑不起这个家族的。

一个男人,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但首先,他要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淬炼自己,或许会放弃一些自己的自由,忍受一些自己不喜的人或事。自己这一路行来,艰辛和遗憾交织,但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维护母亲,成为她的骄傲和依仗,贾琏心中是一点不悔的。设想一下,如果自己不能像今日一样出人头地,贾家这场面上哪里有自己说话的资格,少不得也要唯唯诺诺地听着族老们的说三道四,甚至是对母亲的微词指责。

贾琏摇摇头,也不知老太太她们是怎么想的,且不论贾宝玉衔玉而生是真是假,竟然敢把此事传得沸沸扬扬,也是让人惊异不已。他曾听外祖父说过,历朝历代,上位者都会为自己造些神迹,来显示自己的出身尊贵,得上天眷顾。你贾宝玉一个国公的子嗣,却衔玉而生,这不是上赶着找死么,那可是玉啊,莫非你贾宝玉是想‘受命于天’

也就是太上皇信任贾代善,以为这是内宅妇人争宠的伎俩,才没当一回事。但贾琏心想,依着当今皇上的性情,贾宝玉即使是现在转了性子,怕也不会有出头之日了。考中秀才,是他科举之路的起点,也是终点了!

贾家,为贾宝玉带来了荣华富贵,安逸的生活,但这份馈赠,也要他用一生来偿还了!

安郡王府,少了贾家的搅扰,也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周王妃和李碧波决定要把黛玉扭转过来,专门请了严厉的教养嬷嬷来管教,现在身边的下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妥当老实人,平日里谨言慎行的,不敢与黛玉太亲近;黛玉的许多诗书、话本等书册两人都仔细过目,不合规矩的都被收走,每日里吩咐她抄写经书、女则来清心。

这些措施,实则有些矫枉过正了,周王妃和李碧波也是劝说过的,但安郡王和世子却坚持定要如此做。不管黛玉愿不愿意,也不论她的感受如何,王府的名声才是最重要的。皇家里的男人,比起女子来,心要冷硬上许多,对于黛玉,他们也着实是又失望,又烦恼,如果不能改正,这个女儿(孙女),不要也罢!

这样的生活与昔日的可谓天壤之别,虽然衣食等方面都没有被亏待,黛玉也觉得苦不堪言,无法忍受,每日里都以泪洗面。没多久,黛玉就憔悴地病倒了。周王妃和李碧波怕出事,赶忙禀告安郡王,才得到允许,暂且放宽了一些。

安郡王府便想着赶快给黛玉订门好亲事吧,现在都是清闲出来的麻烦,整日就会风花雪月的乱想,等她嫁人了,自己掌家,少不得要操心起家业应酬这些俗事,自然就会慢慢都通晓人情世故,不再是这般敏感古怪。周王妃和李碧波在京城里多方拜托打听,终于寻找到了一位合适的人选来。

她们看中的是山东一位家中有些落魄的世家子弟,姓蒋,父亲死得早,由伯父叔父照应着他与寡母。前几年,母亲又不幸去世,他守孝三年,因此耽误了科举考试,如今还只是一位秀才。但他知道自己家的情况,人很上进,守孝时也坚持读书不懈。已经到了京城,专心准备参加明年的乡试。如果顺利,他也就有了举人的功名。

据热心做媒的贵妇介绍,那蒋秀才家中虽有些落魄了,但他身上还有一个爵位,只是他是能承袭的最后一代了。家中的产业尚算丰足,人品才貌也说得过去。

安郡王府也派人打探了一番,发现情况确实如那贵妇所言。安郡王和周王妃商量了一回,认为那蒋秀才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有爵位,有家产,虽不是大富大贵,也足够生活了。更好的地方在于蒋家已没有长辈,虽然人丁寥落是个缺憾,但以黛玉的性子,没有公婆压在头上,无需伺候顺从,也是好事!再说了,这样安郡王府可以多照应蒋秀才几分,以换取他对黛玉的宽容和优待。如果明年,蒋秀才能考名,那更是锦上添花了!

安郡王和世子觉得,他们是为黛玉考虑得十分周全,仁至义尽了!

周王妃和李碧波便托着这位贵妇给蒋秀才含含混混地透了个消息,把黛玉的情形略略说了一些。和贾家之事,安郡王府瞒得很紧,外人只知道王府和贾家不睦,猜测是因为借银子闹出的纠纷。蒋秀才闻言有些吃惊,安郡王府居然对自己有意,原配嫡女,可能是与继母不对付,才想着低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