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晏子春秋》(2 / 2)

“陈平加入鲍鸿军,乌获加入鲍鸿军,王显加入鲍鸿军……”

一方面,主要是先前都没收到过这样的提示。当然,也是因为他之前几乎没有分兵过。

另一方面则是关于信息内容的疑惑。那什么云南王王显会投降虽然不在预料之中,但也算是在情理之中,毕竟反王的节操都不能称得上宁死不屈的,基本上没多少。当然,南蛮的直性子算是比较靠谱的。不过遇上对他胃口的家伙,找到适合的方法,招降起来简直是轻而易举。

反倒是陈平那群人的加入,简直就是让鲍鸿惊喜不已。惊喜来的太快了,让人措手不及。

当然,这个只是愿意跟着大军而已,鲍鸿暂时也不知道陈平他们是属于投靠呢,还是和李左车一开始那样,算是作客而已。

不过,这个时候鲍鸿正被另一件事情震惊的理不清头绪呢,这个系统消息也就看过之后就不再关注了。

究竟是什么事情比这些人投效还重要呢?

这个事情说起来本来也没什么。就是晏婴那家伙闲着无聊,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既然不要去执行政务,那无聊的时候自然就是去做学问了。

就在这几天的功夫,晏婴这家伙就把《晏子春秋》给整出来了。

(晏子春秋是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是后人假托晏婴的名义所作。这部书详细地记述了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贤相晏婴的生平轶事及各种传说、传闻、趣闻,215个小故事相互关联和补充,构成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晏子形象。)

(在这里,就直接算成晏子的自传类型,也算是剧情需要的转移手法,很多古籍都是托名,这里说明,只要没有切实作者的,就按托名算数!)

《晏子春秋》所反映出来的内容看,它表现出来的近似于儒家学说的思想,也表现出来的近似于墨家思想的尚俭观点,与墨家尚俭的目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这也表明了在那个时期,各个学说之间的思想是没有绝对的对立存在的。

《晏子春秋》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其中描述的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论语》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毕竟参入了一些小说家的描写手法,不是绝对的史实也是正常的。

不过,这些都是浮云,因为除了少数几个寓言故事,鲍鸿基本上也没看过多少《晏子春秋》的内容。

真正的重点在于,鲍鸿把这一卷修订成册的《晏子春秋》拿到手里的时候,系统也有提示,表示这是属于特殊道具,具有智力+3的效果。

这种情况让鲍鸿很吃惊。他完全没想到,宝物居然又多了一种新的出现模式。

话说回来,前面貌似也就系统因为第一次爆表附送的《三韬》还一直在自己手里没用呢。

除此之外,其他的典籍类宝物貌似都是召唤道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