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六章 成事在天第二十节(2 / 2)

大汉帝国风云录 猛子 3584 字 2022-09-03

长公主的脸更红了,她举起手来佯装要打,天子一把抓住她的手,嬉皮笑脸地说道:“姐姐,你小时候说的话,还记得吗?”

长公主心跳骤然加速,柔嫩的身躯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两下,接着她突然想到什么,幽幽一叹,“他有两位夫人了。”

“是吗?”天子松开长公主的手,笑着问道,“第二位夫人就是那位金发胡女吗?她很漂亮吗?头发真的是金色?”

长公主点点头,神情幽怨地说道:“她非常漂亮,漂亮的让人嫉妒。有了她,天下还有什么人能打动他的心?”

“是吗?”天子不相信地说道,“等到了晋阳,姐姐一定把她带给朕看看。她怎么会比朕的姐姐还漂亮?不可能的。”

长公主笑笑。“算了,姐姐不嫁了,你不要瞎操心。”接着她放下棋子,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我输了,你棋技长得很快嘛。”

天子笑容一僵,拿起手中的棋子看了看,“姐姐,我这几年,除了读点书,写点字,就是下棋,没日没夜的下棋。如果不是父皇送给我的这份礼物天天陪着我,我也许已经……”

长公主伸出双手,把天子轻轻拉进怀里,像小时候一样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后背。姐弟两人拥在一起,泪水悄无声息地涌了出来。

“父皇好偏心,让姐姐离开了京城,还留下遗诏让姐姐到北疆。”天子一边收拾棋子,一边对长公主说道,“姐姐在北疆,天天有人护着宠着,可朕……”他连连摇头。“如今朕到了北疆,也只剩下姐姐一个亲人了。”

“你胡说什么?”长公主不满地撇撇嘴,脸上却甜甜地笑了起来,“你还有皇后、贵妃,还有很多陪了你五年的大臣,你怎么能说只有姐姐一个亲人?”

“他们都要走了。”天子指指案几上的奏疏,伤心地说道,“他们都要离开朕了。”

长公主疑惑地看看天子,然后走到案几边拿起奏疏看了看,“你是天子,你可以不同意他们的请辞嘛。”

天子抬头看看长公主,一双小眉毛紧紧地皱到了一起,“姐姐,这里可是大将军说了算,朕……”

“陛下……”长公主脸色一沉,生气地说道:“大将军是你的臣僚,这里当然是你说了算,你怎么能这样诬蔑大将军?你不信任大将军,大将军又岂能信任你?君臣之间这样猜忌,大汉何时才能中兴?你在长安经历了这么多磨难,难道一点教训都没有?”

“教训?”天子苦笑,“朕的教训就是低下头,老老实实活着。人家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去,朕视而不见,否则,朕早就死了。”

长公主愣了一下,眼里露出一丝悲色,“那你信任我吗?”

“朕就剩下姐姐了,朕不信任你,还能信任谁?”

“那我说的话,你听吗?”

天子点点头,“朕听姐姐的。”

长公主把河北改制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长公主一直参予河北改制,并且承担了重订官学和选拔人才两项重任。由于她的特殊身份,这两项新政的实施和推广非常顺利。同时,她也全程参加了屯田、计口授田等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兵制等诸多新政的讨论和制定。长公主一方面有郑玄、王剪、许劭、蔡邕这些当代鸿儒教授经文,一方面有张温、崔烈、马日?这些经验丰富的大臣们授以国政,同时还有河北这个地方给予的身体力行,亲自实践的机会,所以她的才华已经远远超过了河北的一般掾属,更超过了她这个年纪人应该拥有的学识。

天子听得目瞪口呆,对自己的姐姐佩服得五体投地。“姐姐,不如你来做皇帝吧。”天子哀叹道,“父皇太偏心了,当初他为什么要让你到北疆,而不是朕?”

长公主娇嗔地打了他脑袋一下,“我现在告诉你,手把手地教你,难道迟了吗?你如果没有这五年的磨难,我看你也做不好这个青史留名的中兴皇帝。父皇这种安排,现在想起来,也许正是为了让你能够承担起中兴社稷的大任。”

天子像小鸡啄米一样地连连点头,“姐姐继续说,继续说。这个官制的修改为什么和留下现任朝廷大臣扯上了关系?”

“官制的修改重点有三个,一是皇权和相权的平衡,二是有效预防宦官和外戚干政,三是控制宗室皇亲和朝中大臣的势力发展。”长公主轻皱峨眉,面带忧色地说道,“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皇权和相权的平衡和朝中大臣的势力制衡。”

本朝自先祖孝武皇帝开始,尚书台权重,内廷开始抢夺外廷的相权。到了光武皇帝的时候,三公大权更是被严重削弱,尚书台权力独大,皇权和相权皆被皇帝一人所控。国家安宁的时候,皇帝主宰一切当然是必要的,可以保证江山永固,有助于长治久安。但一旦这个权力被奸?所控,社稷便立刻陷入倾覆的灾难,所以皇权和相权的适当平衡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中兴之期。

“比如说陛下……”长公主指指睁大一双小眼的天子,笑着说道,“你现在治国的本领还不如姐姐,你又怎能带领朝中大臣们中兴社稷?”

“朕还有姐姐。”天子毫不犹豫地说道。

“姐姐才多大年纪,能懂得多少治国之术?论治国,当首推张温、马日?这些老臣,论征伐天下,当首推大将军、镇北将军、征西将军这些名将。”长公主摇头说道,“现在官制的修改迫在眉睫,而官制修改的重中之重就是皇权和相权的平衡,也就是削弱尚书台的权力,削弱内廷的权力,把本来应该是三公的职权还给三公。”

“姐姐,那我这个皇帝干什么?”天子疑惑地问道。

“皇帝掌控皇权啊。”长公主笑道,“比如你告诉大司马、大将军李弘,今年,你把袁绍灭了,这就是你的事。至于大将军怎么击杀袁绍,那是大将军的事,你不要过问。再比如,黄河决堤了,百姓受灾了,你告诉司徒大人,你要去赈济,要减免灾民的赋税,你还要告诉司空大人,尽快把黄河大堤修好。至于司徒大人如何赈济百姓,司空大人如何修筑堤坝,那是司徒大人和司空大人的事,你无须过问。”

“原来是这样?”天子恍然大悟道,“还是姐姐说得明白,朕一听就懂了。,”不是姐姐说得明白,而是教授你的大臣们不敢说,担心你杀他们的头,灭他们的族。“

长公主继续说道:“但相权过大,有个很大的危害,会产生飞扬跋扈的权臣,这也是孝武皇帝为什么要抢夺相权,孝成皇帝以三公代替丞相之职的主要原因。光武皇帝明确订立三公职责后,三公大臣开始分权、鼎立。今天,我劝陛下留下太尉杨彪等宰辅大臣,正是为了三公大臣的分权、鼎力,以防权臣祸国。”

天子迟疑半晌,吞吞吐吐地问道:“姐姐,大将军……他同意……”

长公主面孔一红,低声说道:“这就是大将军的主意。”

天子愣住了,坐在席上半天没说话。

十一月下,天子下旨,重建朝廷,将“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名号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拜马日?为太傅、参隶尚书事。

拜张温为大司徒,参隶尚书事。

转拜太尉杨彪为大司空,参隶尚书事。

李弘依旧为大司马、大将军,参隶尚书事。

四位大臣同为皇帝宰辅,共理国事。

拜蔡邕为太常。拜赵岐为太仆。拜崔烈为宗正。

拜镇北将军鲜于辅兼领光禄勋。拜征西将军徐荣兼领卫尉。拜丁官为廷尉。

拜李玮为大司农。拜袁滂为少府。拜士孙瑞为大鸿胪。

拜右将军张燕兼领执金吾。拜陈纪为将作大匠。

拜奋威将军吕布兼领司隶校尉。拜钟繇为御史中丞。

拜荀攸为尚书令。拜张范、贾诩为尚书左右仆射。拜朱穆、谢明、唐放、司马朗、邢?、田畴为尚书。

十一月底,天子率百官赶赴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