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伋与沈鲤叙交时,京城今日格外热闹,今日正是初五,每月一日的休沐日。数千官员,万余吏员,齐齐出动。
或拜访高官,或踏青出游,或三五好友聚会。街上处处是车水马龙,好似佳节。
这日有一辆马车在太医院里缓缓行驶,汤显祖也正往外走,打算去钦天监会友。这时车上一人突然喊道:“义仍兄,因何在此”
汤显祖纳闷,停下脚步,转过头来,疑惑地望着马车。
很快从马车上下来一人,年约二十,戴大帽,着青色圆领袍,正是秀才服。
汤显祖见着眼熟,正待回想,那人已经自我介绍道:“义仍兄,不记得我了太医院人,朱国祚,朱养淳。”
“哦,原来是养淳贤弟。”汤显祖这才想起,这个有几面之缘的朱国祚。
原来此人正是太医院人,此前文会也和汤显祖有过几面之缘,只是一时没想起。
朱国祚问道:“义仍兄为何在太医院此番也是去参加同年聚会吗”
汤显祖说道:“我参加太医院入学考试,今后要在太医院学习一段时间。”
朱国祚一脸惊讶道:“你考进了太医院”
朱国祚就是地地道道的太医院人,不是徐春甫那样由地方考选而来,仍然保留原本籍贯。他的籍贯就是太医院,虽然家住宛平,但无论是祖先还是子孙后代,世世代代的籍贯依旧是在太医院。
朱国祚也是宛平县近十年来唯一籍贯是太医院的生员。当然了太医院是在大兴县境内,大兴县的太医院举人、生员,还有一些。
宛平、大兴两京县流传一句话,“宛平举生出锦卫,大兴全靠国医天”。就是说宛平县的举人、生员大半都是靠锦衣卫撑起来的。而大兴县的举人、生员,几乎全出在国子监、太医院、钦天监上面,而此前还要加上一个京卫武学。
学而优则仕,并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话,不仅儒医世家,优先科举,就连这些官方学院,也是优先科举。
朱国祚不是个例,正因为这些优秀青年考上举人脱离了医学,太医院才需要源源不断从民间补充医丁医官。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汤显祖这堂堂举人,不去参与选官,不去国子监就读,偏偏来了太医院学习。这如何不让他吃惊!
汤显祖却没在这上面解释,而是问道:“今日有同年聚会吗不知都有哪些人”
他自从上个月落第,便和袁表出游了一番,后又跑来太医院,其他人并不知道他仍然在京城,故并没通知他。
朱国祚邀请道:“来,上车!状元郎沈懋学,令师兄杨起元都在,还有袁表、顾宪成、何出图、曾砺、白所知等人。”
汤显祖一听,眼前一亮,都是他认识之人,特别是师兄杨起元也在,他也就没有推脱,上了马车。
二人来到东长安街上一家酒楼,楼上窗户探出一个头来,正是白所知,只听他喊道:“义仍也来了养淳,本来你是要罚酒三杯,既然你叫来了义仍,那便功过相抵。”
杨起元却说道:“廷谟,一码归一码,来迟了自当罚酒,邀请来了义仍,那么今日就不用出钱,义仍和养淳那份,我一并出了。”
杨起元是今科进士,而他才三十,可谓意气风发,前途无量。
相对而言,今科状元沈懋学就有点无精打采,高中状元本应该是实至名归,可偏偏榜眼是他弟子张嗣修,而张嗣修又有个好父亲,是当朝首辅张居正,这就引来了无数的流言蜚语。让他疲于应对,又想和张府保持距离。
因此当杨起元提议和先前好友聚会时,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权当散心。
今科参加会试的举人共4525人,除了高中的350人外,还有五十人中副榜,其他人大多数人已经打道回府。滞留京城的并不多,是他二人共同好友的就更少了。加上汤显祖,这次一共来了九人。
汤显祖二人上到楼上,众人互相见礼。
“重新自我介绍,袁黄,字坤仪,号了凡。”互相见礼完,袁黄赶紧说道。
杨起元笑道:“你看你,别的人要么改字,要么改号,可你倒好,从名、到字,到号,通通改了一遍。我看要不连姓一并改了,彻底来个不破不立。”
袁黄苦笑,他先前叫袁表,字庆远,号学海。今科落第,他也托人打听了一番。得知是名字犯讳,他干脆就改个彻底。但众人一时都改不过来,常常还是叫先前的名字,他就只能反复提醒。
曾砺说道:“反正我已经习惯叫庆远兄了,你这会儿让我叫坤仪兄,总觉得别扭,干脆还是叫你了凡兄吧!”
在场众人年龄最大,名声最响,威望最高的正是袁黄。他此时四十四岁,加上父亲袁仁,以及老师王畿王龙溪的声望加成,袁黄早已经名重江南,不然也不会被房师想起,将之黜落。
接着便是吕坤、沈懋学、杨起元三人,都是真材实学之辈,名师教导。再然后才是汤显祖、星、顾宪成三人,虽和汤显祖同龄,都是二十七岁,不过才名却弱了汤显祖几分。不过星和吕坤都于三年前高中,此时并不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