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娄东张溥(1 / 2)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1212 字 3个月前

苏州府太仓州,因在娄水以东,故而又称娄东。此地襟江带海,东屏吴门,南蔽云间,自古以来就是苏松之地通往北国的门户。</p>

三国时期,吴主孙权联结辽东公孙渊,想要在此派水兵北上,于是置仓屯粮,号为东仓。</p>

千年之后,元朝以浏河口为始发港海运漕粮,置仓于此,谓之太仓。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仍是从此出发,遂有“六国码头”之名号。</p>

及至明中叶以来,苏州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工商业城市,太仓作为其门户之地,自然也是富得流油,所以便有了“锦绣江南金太仓”的说法。</p>

有明一代,太仓的风流人物数不胜数,政界有王锡爵这样的首辅,文坛有王世贞这样的盟主,艺林有魏良辅这样的曲圣,真可以说得上是俊采星驰。</p>

张溥便是生长在这样的地方,不过却并非出身于簪缨世家,他家是从张溥爷爷辈富裕起来,子弟才开始有机会读书。</p>

不过,张溥之父却并没有取得功名,最后只是个太学生,张家发迹的是他大伯这一支。</p>

张溥大伯名叫张辅之,万历十四年的进士,最后做到南京工部尚书。后世太仓的张溥故居实际上是他大伯的宅第,张溥本人从来没有在那里住过。</p>

张辅之虽然饱读圣贤书,但却从不知孝悌为何物,对自家幼弟很不厚道,不仅夺了后者名下最好的田产,而且连墓地都夺了去。</p>

更有甚者,其心腹豪奴陈鹏、过昆也对张溥一家百般欺辱,张父咽不下这口气却又无可奈何,最后郁郁而终。</p>

张溥兄弟十人,当时成年的几个都是敢怒不敢言。时年十五岁的张溥愤而咬破手指,在墙上大书八个血字:“不报仇奴,非人子也!”</p>

陈鹏、过昆很快就听说了这事,两个豪奴相顾而笑,放眼讥讽道:“塌蒲屦儿何能为?”</p>

所谓“塌蒲屦儿”,翻译一下就是“小婢养的”。张溥的生母金氏本来就是他爹的婢女,因为给主人家生了儿子才有了妾室名分。</p>

结果这话又传入张溥耳中,后者关起门来痛哭一场,从此不分日夜发奋读书,只求有遭一日能出人头地。</p>

张溥读书的法子和别人不同,他每次读一本书都要手抄一遍然后焚毁,如此重复六到七次,号称“七录七焚”。所以他在自己的住所前挂了一块木牌,上书“七录斋”三字。</p>

正月初九这天,林海备好礼物、打选衣帽,一大早就骑马往七录斋而去。</p>

七录斋并不在太仓城内,而是在城外西郊。</p>

张溥在十个兄弟中排行老八,但却是生母金氏的长子。张父死后兄弟分家,张溥便奉母外出居住,他后来读书的花费都是靠金氏一针一线挣出来的,所以张溥平生事母至孝。</p>

林海原本对张溥的生平并不熟悉,不过后者如今在太仓州也是个大名人,所以此前的经历还是很容易就能打听到。</p>

听完阮美和柳麻子在街头巷尾搜集的张溥故事后,林海想象中的七录斋就是个破旧的小房子,但等他到了跟前一看,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