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钱财滚滚而来(2 / 2)

风起南洋 葡萄无牙 2951 字 10个月前

在安排铸币厂大规模生产后,冯国辉与郑秀才,冯兆亮等人说说笑笑的来到二进院的正花厅,吩咐侍女丫鬟送上茶水果品,落座闲谈起来。

三天前,也就是1859年7月1日。

在铁山镇举行了规模盛大而隆重的南洋军成立暨授装仪式,全军上下5730余人集体换装,全部都换上了土黄色的制式军服,宽檐牛仔军帽。

这种宽檐牛仔军帽类似于美式牛仔帽,非常适合于南亚地区炎热的日照环境,能够遮蔽阳光直射。

在隆重的仪式上,南洋军正式成立,冯国辉当仁不让的担任了南洋军大帅,麾下兵力重新编列为8个步兵团,每个团兵力600余人。

另外编列两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近卫营的直属兵力,厘顺了全军兵力编成,补充的新兵也大部分顺利完成封闭式集训。

唯一欠缺的是两个炮兵营,依然需要两个月封闭集中训练。

这也是冯国辉被尊称为“大帅”的原因,他如今在军阀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八匹马也难以拽回头。

在南洋军的编制中,原有的第一营到第5营分别升格为团,各营长升格为团长。

新编第6团由冯兆辉担任团长,新编第七团由冯兆财担任团长,新编第8团由王二柱担任团长,此人原本是原冯国辉身边的亲兵连长。

至于冯兆辉和冯兆财两人,他们都是第2批来到南洋的冯氏族人亲眷,按辈分比冯国辉还长一辈,与二叔冯兆亮是一辈人。

从这一点上看,冯国辉有任用亲眷的嫌疑,大力提拔自己的乡邻族人。

俗话说的好,亲不亲~家乡人。

泗水城周边地区虽然华裔众多,什么荅荅娘惹,什么新客,什么马六甲或者吕宋群岛的新侨,各种成分来源非常杂乱。

但能够让冯国辉信任并且重用的依然还是乡邻族人,亦或是曾经在一起同生共死的兄弟,这点非常重要。

那些不熟悉根底的人,他宁愿不用。

哪怕这些熟人亲眷文化水平差点,缺少些许的聪明才智,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冯国辉了解他们,信任他们。他们忠心不二的拥护冯国辉的权威,身家性命和未来荣华富贵都牢牢拴在南洋公司的战车上,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区区几千人而已,冯国辉只需要他们忠诚的执行命令就行了。

在大堂上饮茶闲聊的同时,冯国辉嘱托郑秀才与冯兆亮大力推行南洋新币,在整个东爪哇地区废除各种杂币流通,只承认英镑,法郎,荷兰盾,大清铜钱,吕宋银币这5种钱币流通。

这项工作不能松懈,必须要持之以恒的推进下去。

其中后两者是重点回收对象,大清铜钱与吕宋银币回收以后重新熔铸,制成南洋银币与铜钱,重新在市场上流通。

南洋银币一元等于100铜分,10铜分为一角钱,20铜分为二角钱,50铜分为五角钱。

下一步,将会大批量的制作一角、两角和五角钱的铜币,根据币值的不同,铜币逐渐增大,增厚。

一角铜币的正面是“壹角”字样,周边饰有月桂花纹边,下方饰有麦穗图样,反面是太极旗图案。

二角铜币的正面是“贰角”字样,五角铜币的正面是“伍角”字样,反面同样是太极图案。

分币则由精钢制造,同样划分成一分,2分,5分三种币值的钢蹦儿,从而组成整个硬币流通体制。

冯国辉对南洋钱庄的发展非常关心,基于后世的见识,指导南洋钱庄逐步的在东爪哇各城镇开设分号,逐渐从借贷业务扩展到存储业务,下一步逐渐发展出更多的业务门类。

这是一门大有可为的生意,未来发展前景不亚于南洋日用品商店,甚至更有前景。

仅收储和吃利息这一手段,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南洋钱庄已经对铁山镇4100余户居民发放了贷款,总额超过22万银币,每年因此收取的利息收入就超过1.3万银币。

随着迁入铁山镇人口的迅速增加,该镇的南洋钱庄分号生意越做越大,已经开始收取存款业务。

下一步时机成熟后,将在整个东爪哇地区开展通存通兑业务,进一步便利客户。

冯国辉计划让各南洋钱庄分号的掌柜,统一前往铁山镇分号学习经验,返回后再各自城镇推行开来,真正打响南洋钱庄的名气。

只有这样,钱财才能滚滚而来。

(本章完)